打高尔夫的年轻人
戴志康没有李想那样的困扰,只觉得时间不够用。今天早上5点他才睡,前天也是这样。他记得上月连续两周平均每天只睡了四小时。5月23日上午10点半,上地环岛西北角嘉华大厦908,康盛创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戴志康匆匆进来。从他家到公司平时步行只需十来分钟,今天开车,却花了四十多分钟。
去年年初,经由某资深天使投资人撖合,曾成功投资过Google、雅虎、思科、苹果等的一家美国风投主动找到他。只见了一次面,风投便签了投资合作协议。
“6月,将拿到了几百万美金。这个投资只在公司占相对比较少的股份。”戴脸上依然带亲和的笑,但口吻淡然。
他现在不太用心在编写代码上,因为从来就没有将自己定位在技术开发的角色。早几年技术人员不占主导,被不懂行者管理,于是出现开发出来的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当技术这块敲门砖完成了使命后,他只想做事情,做一个像微软百分之一大的小公司。
大学时他不擅言谈,现在能够在商业谈判上讲一整天:“经历过谈风投,谁都能这样。风险一般只给你5分钟,如果你能在这个时间里打动他,他再给你半个小时;还行,又一个小时;等他说我们吃个饭吧,这事就有谱了。”
戴到北京创业时,还没毕业。在课都没上完的情况下,能拿到毕业证吗?他嘿嘿一笑。这种事情,对他完全是小儿科。现在母校老要请他回去演讲,他一直没去,并非因为过去不受重视,而是不知该对学生讲些什么。像自己一样不上课?好好学习?这个问题拿捏不了。他觉得做任何事情机械不行,因为商业社会没有固定规律。原来互联网犯错误的成本不高,现在一点小失误就可能呆不下去,因此要尽量给人谨小慎微的感觉。
戴说他不看书,知识来自于生活和工作,“书是工具,就像字典。如果你一个字不知,一页一页查下来,你就全都认识了。”
除了小球类的羽毛球和乒乓球,半年前,经社区论坛上的车友介绍,戴志康开始喜欢打高尔夫。一般每周一次,上月起没打了。一起打高球的做传统商业的多,有矿老板和地产商。他和他们沟通没问题,因为做商业必跟年龄大的交道。打球时,他有时候也跟那些人的儿子玩。
他的球技并不好,但玩得开心,对此不以为意。
他认为李想很踏实,很有信念,悟性也不错。而茅和高处理大事可能比处理小事更加在行,如果更注重细节也许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