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尽管近几年国家采取了多种增加农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的政策举措,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从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仍有多种因素制约了释放农村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农民购买力水平和实际消费水平仍然偏低。
这主要表现为:
一是收入水平增速差距大。1979-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9%,两者相差4个百分点。
二是收入的绝对差距大。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76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城市是农村的3.3倍。
三是消费水平差距大。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8697元,农村居民为2829元,城市是农村的3.1倍。
四是消费差距大。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5%和67.7%分别下降到2006年的35.8%和43%,差距较大。从城镇居民看,生存型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创业网www.cye.com.cn]比重由1990年的74.6%下降到2006年的56.6%,而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比重则由13.1%和11.3%提高到21%和18.9%。从农村居民看,年生存型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75%下降到56.6%,而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比重则由13.4%和10.4%提高到17.6%和14.7%。由此可看出,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差距仍是偏大的。
第二,城乡市场发展仍不均衡,消费水平差距偏大。
1995年城市与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12979亿元和10634亿元,城市是农村的1.2倍,2001年这一差距扩大到1.7倍,而到2006年为2.1倍,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足三分之一。
从消费总量看,2006年我国农村人口是城镇人口的1.3倍,但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仅为城市居民48.2%。农村市场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2003年只有20.8%,2006年也仅为30.2%。
从消费结构上看,2006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35.8%,属于小康水平,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达43%,属于温饱水平,其消费支出仍以衣、食、住等生活必需品为主。如果再加上实物商品以外的[创业网www.cye.com.cn]文化、教育和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消费,城乡消费差距更加悬殊。因此,无论从消费的总量、结构还是质量上看,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大约相当于城镇居民1997年的水平,比城镇居民落后10年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