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十七大”胜利闭幕、又逢连锁协会十周年纪念,在这双喜临门的日子里,中国连锁业界迎来了自己的盛会——第九届中国连锁业会议。 连锁经营在我国尽管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但它在改变中国零售业的面貌,提升广大消费者的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十七大”把消费置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要素之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零售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也正是这短短的十几年,零售业的发展模式、业态模式、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都开始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未来中国连锁业将何去何从? 作为连锁业的行业组织、本届大会的主办方,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代表业界给出了响亮的答案:在变革中成长。郭戈平说,十几年来,连锁经营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从引进外资试点到零售业全面开放,从扩大出口创汇到刺激国内需求,每一次变化,都给连锁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变革连锁业 当前,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支出意愿和能力不断提高,良好的市场环境使连锁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 收入的增加,带来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变化。郭戈平指出,在购买力普遍较强的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出现明显分化,高端消费人群规模扩大,对质量、安全、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非生活必需品消费和个性化消费需求增加。在三线城市,传统的购物场所和消费环境已经不能满足消费需求,人们追求更加方便、整洁的购物[创业网www.cye.com.cn]环境和物美价廉、安全放心的商品。在农村市场,农民购买力正在逐步提高,使得农村的消费需求被不断释放,农村市场将为连锁企业提供新的拓展空间。 在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不断升级的同时,连锁企业的竞争也日益加剧。在一线城市,大型超市正趋于饱和,二三线城市成为发展的重点区域。外资企业和部分区域优势企业加快向二三线城市渗透,在县级区域开店的数量明显增加。 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是,在部分城市和地区,外资企业在大型超市业态的市场份额已占绝对优势,且单店效益普遍优于内资企业。郭戈平认为,百货店是消费升级的最大受益者,经营利润普遍提高。但百货店面临的竞争不容小视,除了同业间的竞争,品牌专卖店、服装专业店、商业街和购物中心的发展,将给百货店形成较大压力。 连锁业在发展,同时也在变化。研究表明,通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连锁业的经营方式从招商经营向自主经营转型、管理方式从粗放管理向品类管理和人性化管理转型、盈利模式开始也必须从费用导向型向核心的主营业务盈利转型。 今年,连锁会的主题是“在变革中成长”。会议从外部环境的变化探讨连锁企业变革的必要性,从零售业的角色功能变化探讨零售业态的发展及变革,从成功企业的案例探讨变革思路和对策,从企业文化的打造探讨变革的持续性,为连锁企业打造了一台“在变革中成长”的思想与实践的盛宴。 难怪郭戈平认为,在变革中成长,既是驻足回望中国连锁业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对其经验与特征的总结,也是应对将来瞬息万变趋势的一种展望与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