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的《财富第五波》中文版首次在中国大陆面世,将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大胆预测美国未来几年健康产业年产值将达1万亿美元。
健康产业也无疑正在成为中国的“财富第五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7年1~10月,全国仅医药制造业的总产值就达到 5,073.80亿元,同期增长25.87%。
投资者也毫不掩饰对健康产业的关注与偏爱。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07年前3个季度中,仅针对生物/医药类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额已经达到5.11亿美元。中国健康产业已经由产业投资转入资本运作阶段,资本市场无疑正在改变着这个产业的生存方式和竞争态势。
从健康消费需求和服务提供模式角度出发,健康产业可分为医疗性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类,并形成四大基本产业群体,即:以医疗服务机构为[创业网www.cye.com.cn]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传统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医疗产业、医药产业对于消费者而言多是被动消费,偏重于治疗;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则是主动消费,偏重于预防;保健品产业介于二者之间。
健康产业投资之医疗篇
一直以来,医疗行业由于投资周期长、产品同质化严重、风险较大、医疗体制约束等原因,成为投资者又爱又恨的领域。不过2007年以来,陆续在海外上市的沈阳三生、同济堂、先声药业、药明康德、海王星辰[创业网www.cye.com.cn]等企业都有良好表现,境外融资的升温又一次为投资机构注入了兴奋剂。2007年的医疗改革所带来的新机遇,也显然成为重大利好消息。
医疗改革带来商机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2007年,“新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面将扩大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60%,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基本覆盖农村居民。如果农[创业网www.cye.com.cn]村人口分别用5年、10年、15年达到城市人均卫生医疗费用2004年的水平,农村人均卫生医疗费用年均增长33%、15%和10%。这为国内医疗器械以及服务行业带来了巨大商机。
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有近600亿美元的资本在关注中国的医疗市场。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当前,国内民营医疗机构包括佳美口腔、瑞新医院、爱德华医院和曙光医院分别获得了来自境外基金近8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国际资本对中国医疗所关注的领域主要集中于眼科、口腔、皮肤科等专业科室的投资。此前,中国卫生主管部门也曾透露出医院将不再给泌尿、眼科、口腔、医学美容和中医等6个专业科室增加投入,允许非公有医疗经营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