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成主角
在市场需求的持续推动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将是最近几年的投资热点。
到2010年,国家对农村医疗体系建设投资预计将达到2000亿元,其中用于医疗器械的占到30%。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
目前国内医疗器械经销企业有45000多家,但平均医疗器械行业产值不足700万元,而美国一个公司的产值大概是70亿美元。业内人士普遍预计,随着中国医疗器械相关法规的完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进一步的快速发展。其中,家用医疗产品的市场潜力,和进口产品替代所带来的商机已经普遍引起投资者注意,成为资本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的理想切入点。从功能细分上来看,投资者认为在五个领域更容易发现投资机会,他们分别是医院信息化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家庭和自我保健器械、微创医械、器官移植和辅助医械、医疗服务机构等。
新药研发:风险与机遇并存
相对于医疗器械,风险投资虽然对于新药研发特别是合同研发外包(CRO)同样抱有热情,但是显得更为谨慎。究其原因,一是新药研发时间相对较长,投入大,风险较高。比如,一般研发新药的资金投入至少需要3亿美元,研发时间则为8-10年,会超出很多风险投资基金的存续期。二是相应产业结构的不健全,导致市场回报不确定。花费了较长时间开发出来的新药,即便拿到了监管部门的批文可以上市,也不见得在销售额上会有大的增长。
健康产业投资之非医疗篇
12月5日,爱康网宣布获得了又一轮2500万美元的融资。此之前的11月15日,国康网宣布获得启明创投首轮近千万美元投资。
估测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元,年增长速度在20%-30%之间,3-5年内可达200亿元左右,与此相关的健康保险市场3-5年内有望达到1000亿元,健身娱乐产业3-5年内可达800亿元。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近期的一次会议上讲到:“健康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蕴涵无限前景,中国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使之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8%左右,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