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需求降低的影响
但目前局势的特殊性给这些零售商造成了特别的问题。沃顿营销学教授里奥纳多·洛迪什(Leonard Lodish)说,“现在的问题不只是通胀,还有总体需求的下降。这就是导致Boscov’s和Mervyn’s等零售商不景气的原因,他们可能还在标高商品价格,但光顾的顾客却不多。”最近这两家地区性的百货商店都已按照破产法申请破产。
零售商通常采用提高进货价格的方法来把成本转嫁给供应商。洛迪什说,从成本加成定价法本身来说,如果顾客认为通胀时期某些商品,譬如烘焙食品等Cye.com.cn涨价是理所当然的,那么采用这种定价战略是可以赚钱的。他还补充说,为应付通胀而提价其实可以给零售商带来更多利润。为什么呢?举例来说,如果零售商以10%的加价出售批发价为2美元的商品,那他就可以净赚20美分。但如果批发价是2.1美元,经过同样的加价后零售商可以赚21美分。如果零售商的劳动力、运输、营销、其他产品等总体成本保持不变,那么多赚的1美分就可以变成营收。
但随着产品成本的上涨以及消费者对失业的担忧,通过提价的方法来应对就变得很棘手。沃顿营销学教授斯蒂芬·霍希(Stephen Hoch)说,“聪明的做法是……在这里涨点儿价,在那里涨点价,这样防止消费者一下子承受不了。如果采用这种办法,零售商就必须忍受短期的痛苦,然后最终把痛苦转嫁出去。坦白地说,生产商也在忍受痛苦,因为……他们谁都不想在竞争对手前面率先涨价。”
“涨一点儿”具体是涨多少?过去很多零售商都不知道涨价涨到多少就会引起需求减少。但现在研究商业的学术界正在努力开发更有效的模型,来衡量到底多少涨幅才合适;沃顿营销学教授奥玛·百斯比斯(Omar Besbes)就参与了该项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