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深读 海王星辰11月9日成功在美国纽约上市,这虽然应该是高盛的策划,但海王的这一举动,对那些正在想融资的零售大连锁来说无疑是一个强心剂。虽然与制药企业比起来,药品零售企业还很弱小,但这一事件无疑让“终端为王”的口号喊得越来越有底气。
随即,大家把目光转向另一个上市可能——北京的嘉事堂。虽然嘉事堂药业董事长丁元伟称还没有确认的消息可以向媒体公布,但是“嘉事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于明年初在国内上市,筹资数十亿元人民币用于北京以外直营药店的扩张”这一消息最近由路透社向全世界曝出。由于海王星辰上市的消息也是最先由境外媒体传出,所以这更让业内相信嘉事堂准备上市消息的准确性。据该报道称,嘉事堂药业已聘请一家中资证券机构协助其明年首次公开发行(IPO)的事宜,公司高层也确认了此次上市计划。另一个零售的领军者“老百姓”欲上市的决定也似乎非常明确,其“掌门人”谢子龙不止一次地表示过,上市的时间是在2008年至2009年的上半年。 这让记者想起在9月9日的“21世纪连锁药店发展高端论坛”上,江西开心人大药房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永强说出“平价时代终结”的同时,掷地有声地说到:“接下来将是中国药店的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药店应该靠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和资本能力取胜。”药品零售业早在前几年就已进入了充分竞争阶段,而行业外资本的进入给这个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行业持续快速的发展,也使行业进入了完全竞争阶段。贵州一树的成功蜕变就是一个生动的个案。 刚进入21世纪,贵州一树只是一家年销售额仅2000万元左右的区域小企业,因此贵州一树在2005年年底与世界药品零售前五强之一的加拿大卡福纳集团“牵手”,多少让人觉得有点意外,但这个结果却让其在短短一两年内即成为药店圈一个不可忽视甚至让人有些眼红的连锁企业。2006年初,贵州一树[创 业 网www.cye.com.cn]与外资合作后摇身变为“舒普玛”,大张旗鼓地走上药妆之路,其合作发展舒普玛药妆店,引得其他企业羡慕不已。如今,一树的年销售额已逾2亿元,今天,这家与外资携手的企业正在进行第二次转型,成立了中国最大最强最快的连锁药店管理顾问公司,用外资的力量打造PTO(Pharmacy Trade Organization的英文缩写,药品贸易联盟的简称)。 似乎越来越多的药店经营者意识到,如果想在中国药品零售市场有更大的作为和拥有更美好的将来,就需要通过财力雄厚的投资财团甚至上市获得更强劲的资金作为扩张的底气。回顾药店的发展历程,资本运[创 业 网www.cye.com.cn]作的案例在药店圈内一直悄然进行着。自2004年12月中国医药商业对外资开放以来,国内大型医药商业企业已纷纷开始与外资商业企业进行合作谈判,包括上海医药、重庆医药、北京医药、南京医药等都先后传出过与外资合作的消息,但暂时没有斩获。2007年2月,广州医药有限公司与欧洲著名医药保健和美容集团联合博姿有[创 业 网www.cye.com.cn]限公司(Alliance Boots)属下的联合美华有限公司(Alliance BMP)签署协议成立合资公司,联合美华将通过受让股权及增资的方式取得合资公司50%的股权。广东金康大药房总经理郑浩涛以此分析说:“我不敢断言联合博姿与广药集团的合作效应会在多长时间内体现出来,但是,不论其门店数多少,都将加速区域药品零售龙头的形成。” 王春雷在谈到外资时,总不厌其烦地讲述外资带来的一系列观念上的变化,但更多业内人士认为,连锁店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链是否畅通,引入外资是一种较好的、快捷的应对策略。因此2008年会有更多的外资参与进中国零售连锁的经营中来。
深圳市星银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泽也认为,虽然中国零售连锁的规模普遍太小无法上市,但的确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将投资目光瞄准了零售药店业,2008年外资进入的速度还会加快,而且中国零售有了[创 业 网www.cye.com.cn]国外资本以后,他们的规模、话语权、管理水平就会大大提高。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医药流通研究中心主任代航的看法与杨泽不谋而合。他认为,国内药店发展到一定规模自然寻求跨区发展,因此,资金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相比单纯的经营性融资,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方式显然更加优越。 全民医保,终端角色转变 全民医保的筹资规模总计将达到2000亿元,医保筹资最终将流向医疗服务和药品消费。而一旦实现全民医保,医与药怎么分、分给谁的问题将会因其关[创 业 网www.cye.com.cn]乎整个产业链各环节参与者的利益而显得至关重要。其中社区卫生机构若变成政府补贴下的平价药店,那医药商业原来预期的市场将不增反减。 ——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顾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