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空调旺季接近尾声,盘点空调行业可以用“大起大落、冷热不均”来概括。所谓“大起大落”是说,年初整个行业对未来抱有巨大的期望,但半年来的市场现实却非常严峻,年初的高度活跃与旺季的低迷形成鲜明的对比;所谓“冷热不均”是指,行业诸多品牌由于自身的实力以及市场策略的差异,在市场上的表现Cye.com.cn也是各不相同,强势企业依然纵横捭阖,弱势企业却是屡遭磨难。2008年上半年的市场是在宏观调控中度过的。宏观调控造成的消费需求下降、银根紧缩,对空调行业影响很大,尤其是对实力不济的中小企业影响更为明显。一位市场人士感慨地说,2008年的空调市场是他自上个世纪中期进入以来最为艰难的一年。盘点这样一个变化多端的市场,虽然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来定性,但是我们根据半年来市场的特点,还是能够看出市场运行的一个基本脉络。
宏观调控 经济环境压力不小
受到美国陷入经济衰退的威胁下,国际油价在去年开始出现狂飙,由此引发了美元的贬值和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在此国际经济环境下,输入性通货膨胀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为此,中央在2007年12月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有针对性的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措施就是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并且自今年元月16日、3月18日、4月6日、5月12日、6月7日连续五次动用存款准备金工具,创造了自1985年以来这项货币政策工具实施以来的最高。
在银根的不断紧缩下,宏观调控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需求的减少。首先,消费性需求减少。由于消费者对预期收入的降低,出于防患未然的心理,愿意把钱放在银行而不愿意消费,导致了今年对空调等消费品的需求减少。据测算,这部分需求的较少至少在30%以上;其次,楼市的持续低迷。在空调一级市场支撑消费的很大一部分与房地产有关,在银根紧缩环境下房地产持续低迷,导致了这一本分消费明显减少。楼市造成的需求减少至少也在20%;另一方面是对企业资金面的收紧。实行紧缩政策后,多数空调企业的贷款受到限制,企业融资的渠道有比较狭窄,流动资金紧张是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最为巨大。
对于今年遇到这样的宏观紧缩压力,多数企业明显缺乏心理准备和应对策略。我们不妨回头看一下,从去年九月份新年度开盘,多数企业在连续两年产品价格上涨而获得比较好的效益后,明显对2008年度给予了更大的期望。并且在淡季时就满负荷生产,生怕到了旺季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不仅Cye.com.cn造成了厂家淡季的库存极度膨胀,而且渠道代理商的库存也是比往年充足。即就是到了5月中下旬明显看到市场出货不畅,依然还是开足马力生产,导致了库存大量增加。据有关人士预测,6月底行业库存依然保持在1500万台以上。可见多数空调企业对宏观调控下市场走势没有一个清醒的预判,依然还是按照传统思维在操控运作市场。
当然面对经济环境的压力,一些企业曾经在一起商讨过对策。据了解, 5月30日,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享健、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格兰仕集团董事长梁庆德、志高空调董事长李兴浩、海信科龙公司董事长汤业国等多位广东家电业巨头汇聚顺德,就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购买力下降、连锁渠道对制造业的不断挤压、中国及世界各地市场准入标准的提升宏观经济难题进行研讨,寻求破局之策。
当然,以格力、美的、海尔、志高、奥克斯、海信科龙势空调企业继续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显示出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行业特征。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些企业的增长是伴随着高风险运行的。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1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