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逐利本性
资本向农业延伸渗透,打通价格通道,通过控制产业链来获取超额利润与丰厚回报,是资本逐利的本性使然。国际资本在投资方面更加现实,更懂得通过资本与产业的结合获得超值利润。他们把眼光投向中国,一是因为国内市场庞大,同时可供给国际市场,销售不成问题;二是中国拥有世界几乎最低的劳动成本;三是价格上涨空间最大,便于包装上市,获取投资题材;四是控制该行业可以获取持久的超额利润。对于国内而言,外资介入养猪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外资大规模进入国内养猪业明显是为逐利而来,业内普遍认为短期内不会对国内养殖业造成太大影响。第一,与国内年出栏生猪6亿头相比,目前外资涉及的几百万头的年产能尚“不足挂齿”。第二,预计外资进入养猪业初期规模不会太大,因为养殖业存在疫情发生的可能,也是高风险行业,加上国内生猪养殖短期内还会比较分散,外资可控比例不大。
其次,金融企业控股中国基础产业,虽然在一定时期有利于投资增加,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但可能引起过度炒作,价格控制。另外,资金骤然撤出也会给中国带来食品危机。对于中国农业潜在的相关风险,关键是不能把粮食及其他非农产品(肉禽蛋奶等)等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拱手让给国际资本。国际资本惯用炒作高利润、高回报的操作方式来影响产业的发展,久而久之,本国的产业就会失去竞争力。
再次,由于缺乏经验,国内农业保护政策及相关的农业补贴与福利计划尚不健全,新近实施的《反垄断法》也未能将集中度不高的农业框定在内,不能对外资进入实行有效的监管。而农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一旦出现危机,会把整个金融系统,整个经济体系一并拉下水。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3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