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面临挑战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农业稳则国家稳、天下定。2008年7月28日无果而终的多哈谈判,以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本国脆弱的农业生产,提出放宽动用特殊保障措施的底限,结果遭到美国发难,多哈会谈不欢而散。各国政府都已强烈意识到两个事实:一是在当前的国际贸易条件下,粮食供应只有立足于本国市场,才能给本国的粮食安全披上防护衣。而一旦粮食供应受制于人,不仅国家稳定难以保证,而且国家主权也会受到威胁。二是当今世界的农业市场仍是非常不充分的,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政策是妨碍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国际资本触角遍布中国农业的每个角落,水稻、玉米、肉类加工、饲料无一幸免被渗透。五年前,“ABCD”(国际粮商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用大豆撬开了中国油脂行业的大门,五年后的今天,高盛为首的国际投行大举在中国养猪。五年间,国际资本占领了中国农业一个又一个制高点。相关研究表明,在目前关系全球经济命脉的几大行业领域,如能源、金融、矿产、电讯等,中国对外资的进入都保持了高度警惕,并高度关注产业安全问题,唯独农业,中国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开放态度,对于该行业的外资并购也没有任何门槛限制。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地位尤其重要。一方面,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农业是容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农民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这些都决定了农业不仅关系经济安全,也关系着国家的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目前,世界粮食危机四伏、国内猪肉等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这些都预示,我国农业安全正呈现出从潜在非安全向显在非安全乃至危机演化的态势。高盛养猪再次敲响了我国农业安全的警钟。面对资本的全球化,我国农业倘若没有戒心,缺乏农业自主发展的谋划,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仍一如既往地漠视农业产业化,那么农业领域的过度开放,就很可能演变成一场国际资本的盛宴。可以想象,从品种的引进、农产品的加工,到设备的开发和出口渠道的建立,一旦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国际资本,我国农业的发展就必将受制于人。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5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