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农业该何去何从,除摸清国情外,决策部门还应当密切关注外资进入农业基础产业链后潜在的风险,以便从根本上制定相关政策来应对这场由PE引发的猪肉战争。
其一,政府有必要加快制定农业产业安全的防范政策,谨防国际资本对农业基础产业链及其价格的操控,更不能给国际资本留下赚得盆满钵满后骤然撤退加剧危机的可能。农业具有刚性需求,属于不可复制的产业,对产业安全的要求比工业要高出很多。在产业投资政策上,一定要把农业掌握在自己手里。
其二,政府要加强对农业的重视,这种重视不仅仅体现在减税,增加补贴和扶助措施来改善我国农业的现状、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而且更需要优化我国农村产业结构,推进规模化生产,集中优势的资金和人才进入农业领域,加大对农业关键技术的开发。另外,政府需要增加一种紧迫感与危机感,对农业要预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抵御措施,在必要时可以动用国家资本的杠杆。
其三,严格控制征地。以百世腾投资的马尾凤翔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例,百世腾拥有其所有生猪的经营权,以每年45万元的价格向该公司原拥有人朱祖忠租赁猪场,协议期为15年,这显然减少了猪场等设备投入,无疑降低了风险。更少的成本,更短的操作时间,更恰当的时机,或许是外资隐蔽操作的潜在目的。外资大规模进入养殖领域,无非是等发展到一定形态后包装上市,国际资本控制农业产业链,并不一定是在国内赚钱,很有可能是通过对产业链的影响力与控制力,在海外获得相应的收益,如原材料的收益、出口产品的收益等。养猪不光造成污染,还不能给国家带来财政收入。在猪场用地的审批上,政府应更加谨慎,用地控制在政府手里,随时可以对大规模扩张行为叫停。
因此,加快中国农产品市场化体系建设,提高透明度,强化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如今也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否则,金融资本进入中国农产品市场,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是一点生产力的提高,更多的则可能是价格全面上涨的压力。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6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