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陶瓷行业的超常规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几年来,我国陶瓷产品尤其是陶瓷墙地砖在国际上的发展正在面临严峻考验。
首先,低价竞争导致行业不断洗牌。我国生产陶瓷产品的资源丰富且质优价廉,劳动力便宜,陶瓷企业所用的大部分原燃材料及运输价格都低于国际市场,加上进入门槛过低,产业规划不尽人意,国内竞争异常激烈,导致我国瓷砖出口价格相对低廉,这是我们的竞争优势,但也是我们致命的弱点,是我们做强中国陶瓷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我国很多陶瓷出口企业也正因为彼此之间陷入了无序的价格竞争,使得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陷入了依靠国家出口退税生存的艰难境地。
其次,关税保护政策逐渐放宽,陶瓷行业“与狼共舞”。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将在更大程度上接轨,国内企业肯定会失去关税和非关税的保护。与此同时,国外陶瓷企业会把他们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带到中国来投资,利用我国低廉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生产外国品牌的产品,参与国内竞争,他们的生产成本会下降,获利能力会加强,从而会削弱国内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同时随着国外产品的进入,国内陶瓷企业原有的价格、销售网络、地域优势将不复存在。
第三、国际巨头以到国内贴牌生产抢占竞争优势。由于我国的陶瓷业在国际上地位不高,所占市场份额较少,在未来激烈的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最要命的是我国陶瓷行业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并未形成真正有影响的品牌—— —没有国际名牌就是我国陶瓷行业的“短板”。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开始重视陶瓷的发展,给我国陶瓷产业也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外知名陶瓷企业纷纷进入中国。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洋品牌在我国注册,许多外资陶瓷企业已经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甚至已开始了对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研发,本土品牌将面临全面的竞争压力。尤其应当注意的是,进入我国市场的国外大型陶瓷企业由于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科研能力和管理经验,对国内企业将形成巨大的压力。如意大利、西班牙几家鼎鼎大名的集团公司来到中国与中国名牌陶瓷厂商谈贴牌生产,都希望将玻化砖的生产基地移往中国。这些洋品牌在很多领域抢占国内陶瓷市场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问题,以压制中国陶瓷的海外拓展。因此,我们将处在一个没有世界名牌的情况下和全球知名品牌展开残酷的“肉搏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