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出口退税政策扼制瓷砖出口。2007年6月19日,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以财税[2007]90号文通知,把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退税率调低到5%。此前的2006年9月15日,我国才将陶瓷出口退税率从13%调低到8%。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国家两次调低陶瓷产品出口退税率,已经十分明确地表达出了今后陶瓷行业的总体发展方向。由于竞争空前激烈,潮州相当一部分中、小型陶瓷企业产品目前在海外市场上的利润空间十分微薄,有的甚至仅仅靠国家出口退税生存着。而当出口退税率从13%调到8%,再调低到5%时,这些靠出口退税生存的企业的生存空间已经不复存在。
第五、反倾销的威胁也不容忽视。它作为一种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广泛接受的限制进口的手段,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该手段逐步演化成各国保护国内产业的主要工具,遭受国外提起的反倾销诉讼后,又由于支付高额的律师费等方面的原因,国内许多企业不敢应诉、不肯应诉或应诉不力、应诉不利,会使我国陶瓷的出口遭受很大的阻击。我国加入WTO不久,中国陶瓷企业就被大量的国际反倾销案件罩上一层阴影,继2001年8月6日印度对佛山三家陶瓷企业提起反倾销控诉并成功的对我国出口印度瓷砖课以247%的关税以来,墨西哥、菲律宾、埃及相继对中国陶瓷采取反倾销调查措施,多米诺骨牌效应初步显现,由此引起的更大范围的示范效应无疑将会使中国陶瓷在国家市场上陷入困境。而比反倾销更为强大的一支拦路虎则是技术贸易壁垒,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不受损害,往往善于凭借自身的技术及经济优势,通过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技术认证制等设置技术壁垒,阻止向其出口陶瓷产品,将我国陶瓷产品拒之门外。由于陶瓷在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检测标准,我国陶瓷的生产与销售方式越来越不适应世界各国的不同需求,国产陶瓷缺乏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这是国内陶瓷进入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