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
国际市场好比一把双刃剑,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了竞争和风险。事实上,中国的陶瓷落后于其他国家的主要原因不是产品质量而是产品的结构和经营理念。当下我们陶瓷企业只有苦练内功,加快培植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首先,要创新体制。先进完善的企业体制往往是企业发展的机制保证和动力源泉。企业体制创新的核心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过去那种企业单一的投资结构,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利于企业之间的联合,已不适应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发展的需要,即不利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也不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实行产权多元化,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在行业内部,通过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企业相互参股,打破由过去的行政区划限定而形成的单一投资格局;二是吸引、利用行业外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各企业要紧紧围绕“多种所有制、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多种分配的方式”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思路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产权多元化的形式,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要通过产权多元化,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要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机制发展壮大龙头、骨干和高效企业,淘汰落后、亏损严重的企业;要深化企业内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起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激励约束机制;要从健全和完善制度入手,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强化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监督约束机制,用更有效制度规范经营管理行为;要加强财务监督、审计监督,健全民主决策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其次,要搞好结构调整。加入WTO后,降低了国外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国内企业也将面临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也面临着来自国外的市场竞争压力,将与更多的跨国公司“硬碰硬”。我国陶瓷工业由于受重复建设的影响,存在大而不强、生产过剩、各自为战、分散经营、产品档次低、技术落后等方面的问题,与国际上著名的企业相比往往相形见绌。这就要求国内企业要根据市场定位,明确竞争策略、找准优势,把提高竞争能力与避免重复建设、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结合起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对于在国际上已经树立自己的品牌,且产品有竞争力的企业,应该进一步利用加入WTO的有利时机,充分运用WTO规则,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网络化使自己的品牌国际化、经营国际化。对于产品具有一定竞争力,但还没有形成自己品牌的企业,首要的任务是建立国内市场经营网络,打出自己的品牌,要充分利用我们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加快企业重组和结构调整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