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生产企业遭受冲击 “不法生产商死灰复燃,对我们正规生产企业来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北京环绿地塑料制品厂总经理马福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1987年建厂的北京环绿地塑料制品厂以生产塑料购物袋、包装袋、降解地膜等可降解聚乙烯塑料制品为主,以前每天生产环保塑料购物袋300—500万只。由于受“黑心塑料购物袋”的冲击,现在每天只生产100多万只。 马福生呼吁,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合法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无证小企业的监管,坚决取缔黑心小作坊。 “就目前的形势看来,单纯依靠塑料购物袋收费就想解决其造成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是不现实的。”董金狮指出,要解决塑料购物袋的污染问题,首先必须严厉打击制售劣质塑料购物袋的地下黑工厂和黑市场,杜绝不合格的塑料购物袋进入市场,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规范生产厂家和使用者的行为,保护正规生产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合法利益。 同时,应尽快建立一套既能限制塑料购物袋生产,又能控制塑料购物袋使用量的约束机制,以缓解过多的污染治理费用负担,不使污染治理这一沉重的负担一味地由政府和社会承担。 董金狮认为,塑料购物袋并不是环境污染的背后真凶,人们缺乏良好的消费观念以及落后的垃圾管理和处理方式,才是造成“白色污染”的根本内因。 他建议有关科研机构能够进行资源整合,联合开发研制出功能良好、价格适中,又不会污染环境或污染较少的替代产品,方便群众生活。 同时,尽快建立垃圾资源化系统,对废弃塑料进行合理处理和再生利用,形成“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及产业化”的垃圾处理运行机制,才能变垃圾为资源,实现塑料制品的生产—使用—回收—再生的良性循环。 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的“限塑令”主要是针对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 日前,商务部商贸服务司标准规范处处长李嘉建表示,将扩大限制塑料购物袋使用的范围,包括餐馆、医院等场所。此外,国家发改委也将进一步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工作的责任,继续加强监督检查,明确集贸市场开办者“限塑”第一责任人制度。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