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7日,他们的文印店正式开业,取名“浪摇”。 “‘浪’是波浪的意思,年轻人就要经历风浪;‘摇’代表我们在创业的路上勇往直前,充满活力。”对于自己的招牌,湖南籍的杨根万这样诠释。
一年以后,毕业的他们将文印店以成本价转让给了师弟。后来,李铁沿说,这段经历为毕业后他们走上创业之路提供了经验。“小到一个经营业务的开展,大到整体经营战略的思路,我们在这里积累了不少经验。”
团结一心 开启创业之门
2007年5月,小伙子们即将毕业了,他们离自己的创业梦似乎越来越近了。然而,资金的匮乏成为了这些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年轻人的软肋。创业启动资金从哪里来?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睛,这个问题就会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我想只要我一个电话,家里就算凑也会把钱寄来。”李铁沿说。可是,他并不想那么做。“如果是那样的话,还叫创业吗?”李铁沿反问道。然而很快,严峻的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如期而至。与创业相比,迅速找到一个工作恐怕更为现实。李铁沿去了银川,阳忠新去了深圳,并都很快找到了工作,而杨根万和赵明平则留在了西宁。
这样的日子仅仅过去一个月,身在银川的李铁沿就接到了杨根万的电话:“快回来吧,我们可以贷款了。”原来,共青团青海省委于2007年7月,推出了“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帮助青年解决创业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
10万,也许并不是太大的一笔款项,但却是这些年轻人创业的启动资金。用这些钱,他们买了一部二手小货车,租了房子,并支付每月1200元的广告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