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良方
良好、持久合作的前提是公平契约。中国人一向缺乏契约意识,但如果你打算和别人一起搭伙创业,那么,一个公平、周到的合作协议或合同是必不可少的,要明确规定合作伙伴各自的责、权、利,要把丑话说在前面,要先小人后君子。一些朋友碍于情面,事前不肯明说,事后嘟嘟嚷嚷,这是一种懦弱、不负责任的行为,害你自己,也会害了大家。
曾经有一位山东的朋友,给我们写了这么一封信。他说:“两年前,我和我的一位中学同学合伙创办了一家贸易公司,主要从事各类电器零部件的经销。由于这位朋友的家族就是从事汽车电器零部件生产的,所以对这一行非常熟悉,在业内有很多货源渠道。而我从事过十多年的市场营销工作,还曾在三株全盛时期担任过其南方某城市的市场主管。我们两人可以说是优势互补。所以在公司成立时,我们的分工就是,我负责市场营销和市场开拓,他负责货源。由于我长年要在外跑营销,家里的一摊也交给了这位合作伙伴,包括后勤、行政、人事,还有财务。我只是在出差回来后才查一查帐。我们的合作一直很顺利。大约只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收回了全部的投资,以后的利润,多的时候一个月有10多万元,少的时候也有5、6万元,而我们全部的投资总共也只有50万元,这里面还包括对方出的一个展示铺面同时兼当我们的办公场所,折价10多万元,双方的现金投入只有不到40万元。
我一直对我们的合作很满意,但是3个月前,我发现情况有些不对了。本来我们很少有客户投诉,但是这几个月来,我们连续不断地接到客户的投诉,说我们的产品质量有问题。我问合作伙伴这是怎么回事?他说他也不清楚,进货的还是原来的渠道,主要还是原来的那些生产厂家,应该没有问题。我也走访过那些主要供货商,确实看不到有什么问题。
后来我再进行深入调查,才发现问题所在。原来我的这位合作伙伴,将最有利可图的一些产品都转移到了他的家族企业里进行生产,只是从原来的生产厂家再进一些货,混在他们家族企业生产的产品里面蒙骗我。而他们的家族企业又没有这样的生产能力,所以产品不断地出问题。我向他提出这些问题,说作为合作伙伴,相互之间应该坦诚相见,你这样蒙骗我不对。他却反过来指责我在外面大手大脚,还拿出我的报销单,说我一个月光招待费就多少多少,弄得我十分生气。我的工作性质就是做市场搞营销,市场营销主要工作就是与人打交道,交际费、招待费多一些是理所应当的事。而现在的电器零部件主要是买方市场,供货商多得是,到处只看见供货商求着销售商的,哪里有销售商求着供货商的?因为我们的出货量比较大,他坐在家里,做得是别人求着他的事,别人请他吃请他喝他还忙不过来,当然用不着任何交际费、招待费。而我做得却是求人的事,天天求爷爷告奶奶地央着别人多要一些我们的货,他却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在是太没有道理!因为这件事,我觉得我们已经无法合作,我向他提出拆伙。
我提出三个方案,第一,将公司的现货按进价折成现金,加上公司帐上的现金,我们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本来我们在公司就是一人占着一半的股份的,我只拿现金;第二,货、款我们一人各一半,就算是他瞒着我进的他们家族那些不合格的产品我也认了,这些货我也同样得一半; 第三,我只要货,不要现金,如果货不够再用现金来补,但必须将他瞒着我进的他们家族那些不合格的产品剔除,那些货我不能要,也不同意折现。但他都不同意。现在我们就僵在哪里,公司经营每况愈下,员工几乎都走光了。更要命的是,好不容易建立的销售渠道逐渐被别的供货商蚕食,我却只能看着,干着急没有办法。早知道合伙创业这么让人头痛,我就不跟人合伙了。宁可自己慢慢做,成长得慢一点,赚得少一点,也不至于闹成这样。”
这位济南的朋友问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他的烦恼,办法当然有。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2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