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恤的主流消费群体是青少年,而青少年同样是积极参与奥运,感受奥运的主流人群,所以,谁善于寻找T恤、青少年和奥运的交集,谁就会发现里面的商机---关联越大,生意越多。
T恤营销需"由表及里,化厚为薄"
中国当代青少年是在奥运文化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奥运给他们带来了深刻的成长体验。以预测第三次浪潮来袭的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提出:"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人们会创造越来越多的跟体验有关的经济活动,商家将靠提供体验服务取胜。"基于体验经济的体验式营销---这正是抓住并善用奥运商机的一个激动人心的领域。奥运会是世界顶级的体育盛会,"体育"和"体验"有着天然的联系,体育丰富并升华了人们的体验,而人们因难以言传的体验而更加热爱体育---体育是"身体、心理、灵魂"的完美结合,所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之中"。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给当代中国青少年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提供了无穷的精神力量,特别是针对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心理问题突出等现实问题,更有现实意义。营销管理的实质是需求管理,青少年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可以说,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就是市场的需求,问题在于谁能更好抓住并满足这些需求。T恤营销的策略在于"由表及里,化厚为薄"。"由表及里"就是要从青少年对T恤的穿着,看到他们内心的深层次需求---自我实现,展示自我个性的需求;"化厚为薄"就是要把深厚的体育文化、奥运文化和中国特色的北京奥运会的内涵通过薄薄的T恤传递出来。
要"由表及里,化厚为薄"地进行T恤营销,更好的方式就是"体验式营销"。所谓体验,通常是由于对事件的直接观察或是参与造成的,不论事件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体验会涉及到顾客的感官、情感、情绪等感性因素,也会包括知识、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体验的基本事实会清楚的反射于语言中,例如描述体验的动词:喜欢、赞赏、讨厌、憎恨等,形容词:可爱的、诱人的、刺激的、酷毙的等等。体验通常不是自发的而是诱发的,当然诱发并非意味顾客是被动的,而是说明营销必须采取体验媒介。T恤营销的体验媒体,不仅是T恤产品本身,更是与T恤营销相关的一系列系统化的活动,比如,社区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活动,都是T恤营销的放大了的媒体。要着眼于青少年的活动空间,活动时间以及在参加体育活动等生活特点或者生活方式进行营销。又比如,年轻人喜欢成群扎堆去旅行,旅行的T恤穿着同样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点。从观察点,就会发现新的"买点"。
那么,体验营销远不止是简单的感受产品和服务,而是给年轻的消费者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上、体力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体验。用美国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的话来说,就是以商品为素材,塑造感官体验和思维认同,抓住青少年消费者的注意力,为他们制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并为产品找到新的存在价值与空间。从品牌接触点管理的角度上看,体验营销的重点应该是,发现销售过程中与消费者的接触所有点,研究这些点并加以包装,通过每个点的体验建立起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不同综合印象。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体验式营销,让我们看看伯德·施密特博士在他所写的《体验式营销》ExperientialMarketing一书中指出的:体验式营销(ExperientialMarketing)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