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迪士尼却不是以门票收入为主要来源,衍生消费品的收入才是其得以“称王”的根本,据统计,迪士尼的酒店、餐饮和纪念品销售收入已占该集团总体收入的至少60%以上,门票收入仅占其收入的20%~30%。
“依靠文化来赚衍生品的钱需要具备不俗的品牌价值,迪士尼可以做到,但国内很多主题公园本身就缺乏文化内涵,没有这个基础,根本谈不上开发衍生品。且开发衍生品也需要巨大成本,迪士尼具有从内容制作、零售品开发到主题公园经营等专业产业链运作团队,本土很多主题公园都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广州大学旅游学院院长肖星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
世界上成功的主题公园主要盈利点是娱乐、餐饮、住宿等设施项目,门票收入只作为日常维护费用。主题公园的收入结构中,门票收入只占20%~30%,其他经营收入占大头,主要靠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游客,在获得门票收入的同时,通过出售具备知识产权特点的旅游纪念品获得二次盈利,又由于旅游纪念品的发售进一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这一盈利模式具备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因此重新规划盈利模式才能成功转型并获得出路。
CBN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作为本土主题公园领头羊的欢乐谷,已颇具打造衍生产品和文化内涵的意识,其花费重金聘请韩国专业设计师制作了“欢欢”、“乐乐”两个蚂蚁吉祥物,并专门结合各类园内节日开发服装、日用品、首饰、旅游纪念品等消费品,但比之迪士尼,其文化认可度以及零售商品的销售情况依旧不能比肩迪士尼。
地产比旅游更赚钱
坐在华侨城主题公园游览车内,在空中鸟瞰欢乐谷、锦绣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等华侨城麾下的代表性主题公园,其工作人员自豪地指着周边高耸矗立的楼房向记者说道:“这些住宅楼和部分商业项目都是我们华侨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