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家点评→新闻
    


谷歌遇成长瓶颈体制官僚引离职潮


cye.com.cn 时间:2010-12-12 8:57:10 来源:中关村在线 作者: 我来说两句

  美国《纽约时报》网络版今天撰文称,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谷歌也遭遇了大型企业常见的僵化问题,因此在挽留人才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考验。

  以下为文章全文:

  离职与钱无关

  当谷歌的一名产品经理今年告诉他的老板,他要跳槽到Facebook时,老板给他大幅加薪。当他说此事与钱无关时,老板对他说,他可以升职,从事不同的领域,甚至在谷歌内部创办他自己的公司。但这名产品经理还是放弃了所有的诱惑,加盟了谷歌的最新竞争对手。

  “谷歌将成长为一家更大、速度更慢的企业。与谷歌相比,我在Facebook能更快地完成事情。”这位谷歌前产品经理说,他要求匿名接受采访,以维护商业关系。

  谷歌12年前还是一家生机勃勃的车库创业企业,如今,它却被视为行动缓慢的老牌硅谷巨头。在该公司内部,一些最为优秀的工程师开始厌恶不断增长的官僚作风,并且开始创办或加盟更小、更灵活的企业。

  最近离职的员工包括一些初级工程师、产品经理以及拉斯·拉斯穆森(Lars Rasmussen)和奥马尔·哈姆依(Omar Hamoui)等杰出的管理者。拉斯穆森帮助谷歌创建了谷歌地图和Wave,但目前已经跳槽到Facebook;哈姆依原先是AdMob的创始人,后来担任谷歌移动广告副总裁,他目前正在寻找下一个项目。至少有142名Facebook员工来自谷歌。

  遭遇僵化问题

  所有公司都会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企业僵化的问题。但是官僚作风和发展缓慢在硅谷更容易被觉察,因为这里的企业都在以互联网速度成长,而且都以持续创新而自豪。在硅谷,最优秀的人通常也是最有创业动力的人。

  硅谷的多数创新都来自离职创业的工程师。在5年时间内,谷歌的员工总数从5000增长到2.3万,收入则从32亿美元增长至237亿美元。对谷歌而言,风险在于优秀人才以及下一个伟大创意的流失。

  美国作家兼职场分析师丹尼尔·平克(Daniel H. Pink)说:“规模与僵化仅一步之遥。在硅谷,这一问题更为严峻。只用几年时间,便会从车库里涌现出好几家希望将你彻底消灭的竞争对手。”

  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E. Schmidt)表示,那些认为谷歌遭遇人才枯竭的人“大错特错”。他表示,该公司中意的人才的损耗率将在未来7年内保持稳定。

  然而,谷歌的日渐成熟却令他感到担忧。“曾几何时,谷歌只要3名员工就可以打造一款世界级的产品,并将其发布出去,但这种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所以我认为,要推出产品,显然更为困难。这恐怕是我们最大的战略问题。”

  积极挽留员工

  因此,谷歌正在采取积极的策略挽留员工,尤其是那些有创业冲动的员工。谷歌已经为多名有意离职创业的工程师提供了在公司内部创业的机会。据6名员工透露,他们可以独立工作,并招聘其他员工,甚至使用代码和服务器等谷歌的资源。

  谷歌Wave在线协作工具就是一个例子。据3名知情人士透露,该项目的工程师团队位于澳大利亚悉尼,他们独立工作,并且获得了该项目的股权。但是谷歌今年取消了Wave,而该项目的领导人拉斯穆森此后也很快跳槽到Facebook。

  据两名知情人士透露,谷歌正在考虑在内部创办一家创业企业孵化器。

  其他一些科技巨头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但是效果却不尽相同。思科的项目已经催生了网真视频会议服务,但雅虎的孵化器却在开张一年半后,于2008年关闭。

  从一开始,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赛吉·布林(Sergey Brin)就在避免衰退。这也是谷歌允许所有员工将20%的工作时间用于开发个人项目的原因。谷歌还试图将每个项目的工程师团队人数限制在10人以内。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2010金科创业行天下●创投沙龙 ·《创业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挑战赛
·BTV《成长在北京》融资对接报名 ·人大明德女性硕士研修班
·YBC青年创业大讲堂将举行 ·3月25井冈山红色领军之道
·吉林通化3500亩用材林转让或合作 ·《中国教育机构名录》网上订购
·14日董进宇博士北京演讲 ·3月卓越领导力总裁训练营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