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网络版今天撰文称,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谷歌也遭遇了大型企业常见的僵化问题,因此在挽留人才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考验。
以下为文章全文:
离职与钱无关
当谷歌的一名产品经理今年告诉他的老板,他要跳槽到Facebook时,老板给他大幅加薪。当他说此事与钱无关时,老板对他说,他可以升职,从事不同的领域,甚至在谷歌内部创办他自己的公司。但这名产品经理还是放弃了所有的诱惑,加盟了谷歌的最新竞争对手。
“谷歌将成长为一家更大、速度更慢的企业。与谷歌相比,我在Facebook能更快地完成事情。”这位谷歌前产品经理说,他要求匿名接受采访,以维护商业关系。
谷歌12年前还是一家生机勃勃的车库创业企业,如今,它却被视为行动缓慢的老牌硅谷巨头。在该公司内部,一些最为优秀的工程师开始厌恶不断增长的官僚作风,并且开始创办或加盟更小、更灵活的企业。
最近离职的员工包括一些初级工程师、产品经理以及拉斯·拉斯穆森(Lars Rasmussen)和奥马尔·哈姆依(Omar Hamoui)等杰出的管理者。拉斯穆森帮助谷歌创建了谷歌地图和Wave,但目前已经跳槽到Facebook;哈姆依原先是AdMob的创始人,后来担任谷歌移动广告副总裁,他目前正在寻找下一个项目。至少有142名Facebook员工来自谷歌。
遭遇僵化问题
所有公司都会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企业僵化的问题。但是官僚作风和发展缓慢在硅谷更容易被觉察,因为这里的企业都在以互联网速度成长,而且都以持续创新而自豪。在硅谷,最优秀的人通常也是最有创业动力的人。
硅谷的多数创新都来自离职创业的工程师。在5年时间内,谷歌的员工总数从5000增长到2.3万,收入则从32亿美元增长至237亿美元。对谷歌而言,风险在于优秀人才以及下一个伟大创意的流失。
美国作家兼职场分析师丹尼尔·平克(Daniel H. Pink)说:“规模与僵化仅一步之遥。在硅谷,这一问题更为严峻。只用几年时间,便会从车库里涌现出好几家希望将你彻底消灭的竞争对手。”
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E. Schmidt)表示,那些认为谷歌遭遇人才枯竭的人“大错特错”。他表示,该公司中意的人才的损耗率将在未来7年内保持稳定。
然而,谷歌的日渐成熟却令他感到担忧。“曾几何时,谷歌只要3名员工就可以打造一款世界级的产品,并将其发布出去,但这种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所以我认为,要推出产品,显然更为困难。这恐怕是我们最大的战略问题。”
积极挽留员工
因此,谷歌正在采取积极的策略挽留员工,尤其是那些有创业冲动的员工。谷歌已经为多名有意离职创业的工程师提供了在公司内部创业的机会。据6名员工透露,他们可以独立工作,并招聘其他员工,甚至使用代码和服务器等谷歌的资源。
谷歌Wave在线协作工具就是一个例子。据3名知情人士透露,该项目的工程师团队位于澳大利亚悉尼,他们独立工作,并且获得了该项目的股权。但是谷歌今年取消了Wave,而该项目的领导人拉斯穆森此后也很快跳槽到Facebook。
据两名知情人士透露,谷歌正在考虑在内部创办一家创业企业孵化器。
其他一些科技巨头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但是效果却不尽相同。思科的项目已经催生了网真视频会议服务,但雅虎的孵化器却在开张一年半后,于2008年关闭。
从一开始,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赛吉·布林(Sergey Brin)就在避免衰退。这也是谷歌允许所有员工将20%的工作时间用于开发个人项目的原因。谷歌还试图将每个项目的工程师团队人数限制在10人以内。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