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印刷企业的商机
“在票据、标签、包装印刷企业三者中,标签印刷企业更适宜进入电子监管码市场。票据印刷机本身对纸张的厚薄要求和喷码的要求都不同,不像我们标签印刷企业这么灵活。我身边一个包装印刷企业也尝试着去接触过,但他们核算之后发现这样的投入是非常不划算的。”郑州畅祥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利民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一个高档酒盒的成本是5元,喷码过程难免会有一定的损耗,而且目前损耗率还比较高。一旦发生损耗,盒子就报废了,不管是印企还是最终客户都无法接受这个成本。而损耗一个标签也就是一两分钱的事情”。
一直从事可变数据印刷、主要印刷防伪标签的畅祥印务在电子监管码的市场里如鱼得水,因为这正是公司的强项。“听说广东那几家印标厂忙得交不了货啊!”从论坛上的这句留言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畅祥印务的感受的确可以代表很大一部分标签印刷企业。
包装印刷企业的商机
也许很多包装印刷企业都将电子监管码视为麻烦,而非商机。不过,试想包装企业如果能在电子监管码的推广初期就具备了生产资格和能力,一定会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事实上一些先期已经进入电子监管码市场的包装印刷企业也的确得到了客户群壮大的回报。从长期考虑,进入电子监管码市场的过程同时也会变成包装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规范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这些都会在日后帮助企业构筑坚固的竞争壁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