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与焦虑并非个别现象,对于一家大型包装印刷企业来说,如果决定引进喷码设备,至少要几十台才能与印刷设备相匹配,前期的投资就是几百万元,而且目前可选择的设备还并不多。“设备的投入只是第一笔费用,稍好一些的喷头,清洗费用都很惊人”,郭利民称,“可变条码喷印机每年需要清洗两次,每次单头清洗费用接近7万元,我们的设备上有14个喷头,可买一台设备才几十万元。高额的维护费用再加上相关耗材的成本高居不下,使得投入产出比降低,投资回收期远比我们想像得要长很多”。
退一步说,即使喷码设备有了,电子监管码印刷的技术瓶颈仍然存在,“印刷机的速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连线印刷时喷码设备与其在速度上很难匹配”。或许正因为如此,目前电子监管码脱机印刷的情况较为普遍,安徽一家印企相关负责人介绍,“离线操作中同时开启4台赋码设备,才勉强跟得上印刷机的速度”。因为需要赋码,整个生产流程都将面临着重新规划和安排,上海一家包装印刷企业的负责人也提出了同样的困惑,“我们的产品种类不少,幅面各异,安装多少个喷头合适?”
技术制约成本,速度对抗效率。重重矛盾之中,印刷企业该如何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