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简便实为险棋
与银行融资途径比较,“假按揭”几乎是零成本,同时不会耗费时间。当这些基本资料准备齐全,房地产开发商向未缴纳任何费用的“购房者”出具一张首付款的发票。纤薄的一张发票便成为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的敲门砖。
当这张盖有开发商大印的纸片出现在银行办公桌之时,放贷员经过程序化审核便可以放贷。不过,钱并不是打给个人,而是直接汇入开发商的账户中。该资深人士举例说:“如果一套房子价值100万,首付需要20%,按揭贷款80%。那么开发商经过这样的操作,就能直接从银行得到80万元的资金。”但是,这样的“皮影戏”不会只发生一次。如果一个房地产开发商能做100套这样的假按揭贷款,那么就能得到8000万元的资金。
开发商为了挽救资金链的崩溃而选择假按揭,实为一招险棋。欠债总是要还的。“假按揭”人向银行还款必不可少。不过,那些出借个人资料的人根本不用操心这些琐碎的事情。因为背后的房地产开发商会代为清障。该人士置评说:“每月还贷的钱与到手的贷款资金相比太少了。”而房地产商则会为了满足银行规避风险的要求选择将这些房产进行抵押。由此带来的风险便会潜伏于未来真正购房者的脚下。
当按揭贷款资金沿着电脑网络流入那个指定账户之后,一个开发商“饮鸩止渴”的过程便开始了。不过“止渴”的效果也许可以立竿见影,让开发商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的快感。
据上述人士介绍,当开发商资金链即将断裂时,简单方便而且难度极低的“假按揭”通常可以帮助开发商度过一些艰难的时日。在现有融资渠道当中,银行的企业信贷以及一些私募机构的利息都比“假按揭”还息高出许多。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3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