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是,在2006年大量招兵买马之后,KPCB的中国投资并没有由原先的华裔团队领军,而是由赛富投资前合伙人周志雄和华盈基金创始人兼总裁合伙人汝林琪共同打造凯鹏华盈品牌。 对此,约翰多尔解释说:“KPCB在美国硅谷的几位中国背景合伙人非常优秀,也很有经验,但是如果想给中国本土市场上的创业者提供最好的服务,我们需要的是像Tina(汝林琪)和Joe(周志雄)这样在本土市场非常有经验的领军人物来做这件事情。他们不仅仅是业绩卓越的投资专家,更是一支创业的队伍。” 同样,鲍康如也向记者表示:“我们虽然已经在硅谷开展风险投资业务35年,但进入中国市场后将失去这一优势。KPCB需要寻找曾经在中国本土获得成功的投资者。” 周志雄和汝林琪两人都是在1999年进入中国创投领域。汝林琪投资的知名企业包括阿里巴巴、玺诚传媒、百度、分众传媒和华友世纪等;周志雄则在赛富期间参与了盛大[创业网 http://www.cye.com.cn]网络、橡果国际、ATA、世芯电子、银联商务及环球雅思等众多投资。 KPCB比其竞争对手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进入中国晚了整整两年,但约翰多尔并不觉得迟。“中国的经济永远在那儿,而且会不断发展壮大。我们抱着开放的态度,不断来到中国,同中国企业家、风险投资人以及各方面人士沟通和了解,抱着开放和谦卑的心态来了解中国市场。我们经过深思熟虑以后觉得,现在正是一个最好的时候。”
“第五种模式”
在KPCB正式进入中国的一个月前,沃顿商学院就刊登了其教授肯特斯迈特斯(Kent Smetters)、安德鲁迈特里克(Andrew Metrick)与KPCB合伙人塔史莱就进军中国风险投资[创业网 http://www.cye.com.cn]市场模式的对话。其中,塔史莱总结出了美国风险投资基金(VC)进军中国市场的四种模式,即旅行者VC采用的“没有领导者”模式、雇用初级创投人士的“烤鳗鱼卷”模式、由GP(普通合伙人)变身LP(有限合伙人,即投资人)的“北京烤鸭”模式以及“连锁店”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