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猜想 父亲为安徽蚌埠人、母亲为浙江宁波人的陈沛生于1966年的一个书香门第,而在他的认识里,那段跟随父母辗转于蚌埠与宁波之间的奔波生活能够给予他的,却正是性格与气质上的无形塑造。由于其父在某大学担任逻辑学教授,而其母一直以来在学校教授生物化学,所以陈沛从小便在思考方式上兼收并蓄地接纳了来自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双方面的熏陶,而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日后的成长与职业选择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与理论支撑。
13岁习武且一直为之坚持了长达八年的时间,“不分春夏秋冬,不论刮风下雨,无所阻挡”。六岁接触围棋,并一直进步不已,不但已取得围棋业余五段的肯定,更曾夺冠某年度北京围棋大赛。“安徽尚武,那段习武的经历,想来对于培养我的忍耐力、持久力与永不放弃的精神真是十分关键的。围棋实在是一个精妙的东西,棋局里充满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大与小、强与弱、快与慢、全局与局部,那一黑一白、一阴一阳,最简单的构造里却孕育着最复杂的内容,正如计算机里的‘0’与‘1’那一串最简单却是最复杂的字符是一样的道理。这两件事情,我觉得是值得说一说的。”
回溯过往,陈沛最为感激的却是两本书与一个人。这两本书,一本为大学里读到,另一本在毕业后偶遇。“第一本叫做《IBM的奥秘》,内容我忘了很多,但扉页上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得清晰:‘计算机可以实现人类的所有梦想’。第二本书来自一位日本作家,该作家姓名我无法记起,书名为《挖掘你的潜能》,它当即就让我想到了更多的东西。而至于这个人,正是作家徐迟。”
那么,陈沛到底是基于怎样的逻辑走入数学殿堂进而选择自主创业道路的呢?陈的回答看起来并没有多少虚伪与做作的成分。他说,正是当时的徐迟写出了一个《歌德巴赫猜想》,让他知道了中国还有一个数学家,叫陈景润;正是因为这个叫陈景润的数学家解破了数学难题,被全世界尊重,才激发了他学数学的强烈兴趣,尽管那个时候他其实并不知道数学有多难,也并不知道今后的出路在哪里。
记者有意查阅了当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的相关资料。在浙大数学系1981-1984届校友录里,我们似乎还可以看到如下几个名字:林芳华,明尼苏达大学博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第九届“陈省身”奖获得者。励建书,耶鲁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教授。管鹏飞,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数学系教授。史玉柱,巨人集团总裁,曾当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胡润百富榜位列第30名。而陈沛,正是浙大数学系1982级本科生。
“我有一半同学做数学,另有一半同学在做技术,而励建书、管鹏飞在数学上是我引以为骄傲的两位同学。尽管我依旧和他们、和数学界保持着联系,但我很清醒的却是一点,我已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数学家,因为它实在是太难了,但我却很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因为这个东西真是要轻松得多。” 陈沛如是袒露自己对数学的自我认知。“我对自己大学后的出路其实并没有清晰的概念,尽管我一直有过一个看似伟大的数学梦,要做一个如陈景润一样的大人物,但后来想想,实现起来却是那样的模糊。大约,人总是在不断调整的吧,正如我后来主持中搜一样,先前其实也并没有太多想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