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曼红有一连串的头衔,世界天使投资协会理事,中国天使投资研究中心主任,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作为中国最早专门研究天使投资的学者,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局面——拿不出一组数据来解释国内天使投资的情况。
“私人从腰包里掏出的钱无法统计,很分散。再者人们喜欢谈论那些成功的投资经验,隐藏那些失败的投资经验。要对中国天使投资产业有个数据的分析,太困难。”
但是有一点她可以肯定,“中国天使投资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天使投资这个词开始变得popular(流行)了。”她对《中国周刊》记者说。
什么是天使投资
提起天使投资就不能跳过这些著名的案例:1998年,两位还没毕业的穷学生向Sun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安迪·托尔斯海姆讲述他们的创业梦想,后者对他们说:我听不懂你们的商业模式,先给你们一张支票,半年之后告诉我你们在做什么。靠着这20万美元支票起家,两个人一步步打造出了今天的Google,而贝托尔斯海姆的20万美元后来演变成了近3亿美元。
2010年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年度人物的互联网超级明星扎克伯格,也是在天使投资人20万美元的资助下开始了梦想。
在中国,天使投资孵化金蛋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张朝阳的“爱特信”得到其老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尼古拉·庞帝教授等的20多万美元天使投资,后转型为搜狐网;2000年,李彦宏和徐勇借助12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创建了今天的百度。
似乎,天使投资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兴盛才出现的。
但在理论上,有学者认为“天使投资”一词起源于百老汇,指那些富有的人出资,来帮助演出得以实现。最初的天使投资带有公益性的赞助性质。
“现在,我们把那些在项目的种子期介入,从事这种高风险、以期获得可能的高收益的人称为天使投资人。”
实际上,刘曼红认为,天使投资的出现,比人们认识到这个词要早得多。从国外来说,1874年,年轻的亚历山大·贝尔就是借助于两位天使投资人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电话公司。最初,贝尔希望能够从银行获得一些启动资金,但银行认为他的想法太大胆,风险太高,没有贷款给他,而波士顿的一位成功的律师和一位皮货商资助了他,帮助其实现了创业理想。
而中国政府1986年制定的帮助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863计划”,也可视为天使投资的一种形式。
虽然天使投资单笔资金可能只是风险投资的一个零头,但在西方,天使投资的总规模是我们所熟悉的风险投资的3-5倍。天使投资历史如此久,从事人数如此多,这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