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让以色列——一个仅有710万人口、没有自然资源的国家——产生了如此多的高科技创业型公司,甚至比加拿大、日本、中国、印度、英国等大国都多?
科技公司和全球投资者都争先恐后来到以色列,驾车四处考察,想为自己寻找一个与众不同的合作伙伴——既能打破陈规,又善于大胆创新。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除了全世界创业公司密度最高以外(以色列共计有3850家创业公司,平均每1844个以色列人里就有1人创业),还有数量因素:以色列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数量比中国、印度、韩国、日本、加拿大和整个欧洲大陆在此上市的公司数量都要多。
现在不仅仅是纽约股票交易所开始青睐以色列,就连在科技方面最挑剔、最少见的风险资本也开始接近以色列。2008年,以色列这个只有710万人口的国家吸引了近20亿美元的风险资本,人均风险资本投资额是美国的2.5倍,欧洲国家的30余倍,中国的80倍,印度的350倍。
几个世纪以来,这块圣地一直吸引着众多的朝圣者,最近又涌来了各种各样的探求者。Google总裁埃里克•施密特称美国是最让企业家心仪的选择,但是,“美国之后,以色列就是最棒的”;微软的史蒂夫•鲍尔默说,微软“既是美国人的公司,也可以说是以色列人的公司”,因为微软的以色列团队所占据的核心地位和人数之多不容小觑;风险规避的虔诚信徒沃伦•巴菲特,在2006年以色列陷入黎巴嫩战争之际,花45亿美元买下了一家以色列公司,由此打破了他自己延续了几十年之久的不收购任何国外公司的惯例。
虽然现在以色列的科技奇迹已经众所周知,但是当这一切第一次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大家还是充满困惑。NBC环球的一位副总裁去以色列寻找数字媒体公司时就很纳闷:“为什么这一切发生在以色列?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多的混乱和如此多的创新同时并存于一块如此不起眼的土地上。”
移民宝藏
以色列的经济奇迹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那些移民。1948年,以色列建国之时,人口数量是80.6万,现在是710万,在60多年的时间里,这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增长了将近10倍。仅在最初的3年里,人口数量就翻了一番,甚至让当时新成立的政府不堪重负。现在,以色列公民中,国外出生的人占整个国家人口的1/3还要多,这个比率差不多是美国的外国人占本地人比率的3倍。10个以色列犹太人中有9个要么是移民,要么就是移民的第一代或者第二代后裔。
戴维•麦克威廉斯是爱尔兰的一位经济学家,1994年他工作并居住在以色列,对于移民数据,他有自己的解读方式:“无论是在哪个地方,你都可以从大街上飘着的食物的味道和菜单上辨别出那里的人口构成是否多样。在以色列,你几乎可以吃到任何一种特色小吃,从也门的到俄罗斯的,从纯正的地中海食品到中国的百吉饼。一波又一波贫穷的犹太人被赶出巴格达、柏林和波斯尼亚后,来到了以色列,但他们保留着自己的饮食方式。”
以色列现在是70多种不同的民族及其文化的栖息地。1990~2000年,80万名前苏联犹太人开始迁移到以色列,第一批数量为50万的移民进入以色列仅用了3年的时间。加起来,这批移民的数量相当于以色列在20世纪90年代末人口数量的1/5。在美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就在以色列这批移民潮之后的10年,6200万移民和难民涌入了美国。
前苏联移民、曾任以色列副总理的夏兰斯基解释说:“对于我们来说,从婴儿时期就知道自己是犹太人,而这除了意味着我们会是反犹太主义的牺牲品,再没有其他更积极的意义。你必须在你的专业领域内出类拔萃,无论是象棋、音乐、数学、医学或是芭蕾……这是你建立自我保护的唯一途径。”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