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
成本上升将侵蚀盈利能力
安信证券策略投资报告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以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有色金属消费增长可望进一步回落。金属锡、铜由于上游矿山集中度较高,短期内供应难以大幅增加,因此未来两年难以出现明显供需过剩;而锌、镍由于矿山生产较为分散,行业将出现供需过剩。
去年以来,由于燃料、环保投入、资源税和人工费用等支出的增加,有色金属行业生产成本的上升明显加速。考虑到一旦实施“煤电联动”,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尤其是电解铝)将面临较大成本上升的压力。预计随着成本持续上升,以及价格回落,短期内行业的盈利能力仍将继续回落。因此,我们维持有色金属行业“同步大市-A”的投资评级。
主要有色金属中,铜无疑具有最好的行业基本面。这表现在:1)全球铜矿的行业集中度较高,而且未来三年没有大型铜矿投产;2)目前,全部铜库存仅够全球消费2周的时间,仅为历史平均水平的29%;3)铜是中国最为缺乏的有色金属品种,原料的对外依存度高达82.5%(以消费量计算)。而且中国铜消费主要用于电力行业,受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小。4)硫酸价格上涨,可望弥补加工费回落而给冶炼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国内铝行业,由于消费放缓和产能扩张较快,预计未来两年全球原铝市场将会持续供需过剩;这将抑制铝价上升的空间。因此成本的持续上升将会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行业盈利能力面临回落。
建材行业
玻纤比水泥更具投资前景
建材最重要的两个子行业是水泥和玻璃。虽然淘汰落后产能给水泥行业带来行业整合的机会,但安信证券分析师石磊最看好朝阳产业玻璃纤维。
安信证券认为,虽然宏观经济增速出现回落趋势,但并不会出现大幅下降,水泥需求的增长趋势并不会改变。安信证券预计今年水泥产量将达到14.8亿吨左右,同比增长9%。水泥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加速,保守估计今年淘汰5000万吨落后产能,实际水泥产能增速在4%左右,相比9%左右的水泥需求增速,水泥产品的供需关系将持续好转,使得水泥价格可以持续提升。
不过,安信证券更看好玻纤前景。随着国际玻纤产业的转移,我国成为当今全球最大的玻纤生产国。考虑到玻纤下游产业的持续高增长,安信证券认为2010年前我国的玻纤需求量都将保持20%的复合增长率。
玻璃纤维主要用于制造玻璃钢和其他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和产品具有轻质、高强、耐磨、耐腐蚀、耐高温、抗氧化及特殊电、光、声、磁等一系列优异综合功能,是其他材料难以替代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
全球玻璃产业都属于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我国前三大玻纤产能已超过全国的70%,其中,最大的巨石集团2007年底产能已达到全球第二位。由于下游客户多且规模小,玻纤企业具有较强议价能力。2007年,玻纤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