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次创业的五年里,也不断有人提出意见,虽然不一定和我的胃口,但是我会听。我有个完整的团队支撑着金美亚的管理体系,我也会给他们的工作提意见,但与第一次创业时已经完全不是一样的态度了。现在我的意见观点中立,态度诚恳。以前只管骂和批评。 2000年,我搞绿化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想搞好,要求高,下面的人又培养不上来,就想发火,不讲求方法,不包容别人。后来朋友介绍,我去做了一个心理培训。当年我54岁,这个年龄实际上和学习无关了。但是在那里我找到了自己的缺点,并且认识到,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那很可能第二次创业也会失败。
以企业需求为标准改变自己 二次创业的时候创业者实际上经受了更大的压力,毕竟之前已经有一次失败的经历。在这次创业之前,我认真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做好,我相信每一个创业者在破釜沉舟准备创业的时候,肯定也都会这样告诉自己。但实际上仍有很多问题要面对,比方说借不到钱怎么办?市场拓展不开怎么办? 创业的环境不会随着我们的意愿而变化,身边的人也不会随着创业者的要求而变化。我相信没有哪一个风险投资者会因为创业者的需求而改变自己的投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只能让创业者去改变自己。所以我现在理解,别人对你好不好,不是别人的问题,是客观的问题,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改变自己,才能获取别人的认同。现在有很多创业者很自负,觉得不可一世,其实以过来人的经验看很没有必要。在只能改变自己的情况下,虚心改变自己,是惟一的路。 其实以我这个年龄,很难跟上时代,但是我身边的管理人员又都是新新人类,很多是外国名牌大学的MBA,都是年轻人,管理他们对我而言并非易事。你有各种各样的人才,你怎么去管理?从发展企业的角度,我们需要年轻的思想,这种年龄想问题是先进的,心态和知识都比较超前。这对于企业发展是很关键的,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以企业需求为标准改变自己。 只要能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创业者想不成功都难。时刻想着如何改变自己适应企业需求、市场需求,对于创业者而言不仅是个改进自我的过程,更是一个企业发展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