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年来,我国一直是韩国外籍劳工的主要来源,韩国也是我国的三大劳务输出国之一,但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赴韩劳务输出却遭遇“寒流”,国内企业对韩劳务输出业务基本停止。记者了解到,韩国自2004年起将以前在外籍劳工市场实行的研修生制度更新为雇佣许可制,并规定和韩国劳动部[创业网www.cye.com.cn]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外国机构必须是所在国家的劳动主管部门,但我国一直是由商务部与劳动部两部门同时管理海外劳务市场,导致与韩国“对接”不畅。
今年4月,中国商务部与韩国劳动部代表两国政府主管部门签署了《关于输韩劳务人员的谅解备忘录》,目前双方正就落实和实施《备忘录》协商具体操作办法。而在眼下赴韩渠道并不宽松的情况下,社会上的赴韩务工骗局开始增多。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我国赴韩劳务的唯一渠道是[创业网www.cye.com.cn]近海渔工,但韩国今年分配给我国的近海渔工名额仅1000名,一些职业中介机构或无资质企业却大量招收赴韩国劳务人员。有关部门特别提醒社会公众,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传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对韩劳务输出遭遇“寒流”
9月14日下午3时,南阳市区梅溪宾馆三楼会议室内,由我省一家劳务合作公司牵头召开的“赴韩劳务研讨会”正在进行。
这虽是一次民间企业组织的小型会议,但由于会议的议题——“我国赴韩务工为何遭遇‘寒流’”颇为引人注目,与会者不仅有当地政府主管劳务工作的官员,亦有我省各地市主做劳务输送生意的企业领导。
近年来,韩国、日本、新加坡一直是我国的三大劳务输出国,长期以来,这三个国家均实行的是研修生制度。即我国务工人员作为研修生前往相关国家[创业网www.cye.com.cn]从事务工活动,但今年1月1日,韩国全面废除该国研修生制度,我国不得不停止向韩国输送务工人员的所有业务,一些专门做韩国外派业务的公司因此叫苦不迭。
“影响大了,我们好多做韩国业务的业务员都要失业了!”我省新县规模较大的吉星对外劳务合作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个劲抱怨。胡彬说,向日本、韩国、新加坡三国输出劳务人员是[创业网www.cye.com.cn]吉星公司的主要业务,往年一年能往韩国输出600多人,“目前仍在韩国务工的新县人不少于2000人,每年能为新县创收一亿多,这些人都是以前以研修生的身份赴韩的,但今年除续签合同的12人外,没有再新输出过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