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按照这一“捷径”走下去,只能到韩国从事近海渔工劳务,但对不少想出国打工及靠劳务输出生存的公司来说,仍具有巨大的诱惑力。
今年五一以后,余鹏清的公司便在南阳招收了120多名想赴韩国务工的劳务人员,经过体检、面试、培训,最后确认出国76人。今年8月21日,11名赴韩船员被顺利派出。
9月14日,是余鹏清的公司第三批赴韩务工人员出发的日子,这些务工者清一色的白衬衣红领带,胸前戴一朵大红花。“真不容易呀,硬在家等了这快一年光景,花了五六万哩!”社旗县谢庄乡王庄村28岁的王国恩一边忙着往刚满七个月大的儿子脸上亲,一边对记者说,“一走就是两三年,真不放心孩子和老婆,可毕竟能出去了,机会难得啊!”
但这个机会,在信息不完全对等的情况下,也会有风险存在。业内人士透露,在外国人船员制度下,韩国水产协同组合中央会2007年分配给中国的船员名额不足1000人,这些名额全部分配给了在韩国水产协同组合中央会注册的管理公司。
而在目前,国内有不少公司招收大批赴韩国的近海渔工,实际上都是在挤这1000个名额。“有些企业甚至在招工简章上称要招收3000名赴韩国的近海船员,真不知道这3000人一旦招到,要多长时间才能派完?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报名培训去韩国的近海渔工已经超过5000人,这么多人去争不超过1000个的名额,其结果可想而知。”南阳市商务局一位参加研讨会的官员如是说。
另外,根据已达成的《关于输韩劳务人员的谅解备忘录》的有关规定,中韩雇佣制劳务合作必须由政府机关或公共机构直接实施,任何企业、中介或个人不得介入。为此,商务部已发布消息请公众“提高警惕,切勿轻信传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种种问题的解决仍有待中韩两国劳务输出(入)渠道的早日理顺。据业内人士透露,商务部今年5月份曾在苏州召开了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培训会,6月又在长沙召开了“第二届劳务资源对接大会”,在这两次会议上,韩国的外派业务一直是一项重要议题,但由于“上面关系没理顺”,对于不少对外劳务合作公司就赴韩务工问题的咨询,商务部主管部门和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均无法明确回答。
另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目前通过国务院的协调,国家商务部已与劳动部商议共同分配对韩劳务输入市场。与此同时,两部也多次召集各地厅局召开“输韩劳务会议”,继续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希望早日驱散赴韩务工“寒流”。
9月14日,几位赴韩务工人员正与家人话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