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紧张、流动性不足,在严峻的经济生态环境下,怎样让企业“喘一口气”?
“不处罚、不追缴、不吊销”,新年伊始,浙江省出台了特殊时期的一系列特殊经济政策。省工商部门表示,针对市场特殊情形下的经济政策是一种临时的扶持性措施,实施起来会相当谨慎。不会因为政策空间宽松了,而放松基本的监管职能。
如何既能规范市场秩序,又能服务经济发展?浙江工商部门推出柔性新政的背后,是政府监管职能创新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三不政策”拓展生存空间
非常时期让企业摆脱绝境
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让杭州刚刚成立的一家民营企业着实打了个寒战。
原来的大股东是一家钢材销售企业,它持有80%的股份。去年下半年以来,因为原材料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下滑,库存的钢材又进价偏高,加之房地产行业不景气,致使库存大量积压,资金链断裂。
眼看着股东的业务受市场冲击,无力再追加新的投资,公司一下子面临着1600万元注册资金的缺口。企业继而进行了股份转让,将原先这家钢材销售企业所持的股份转让给三个自然人。目前,新股东已经筹集了相应的资本,但是出资到位尚需一段时间。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1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