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加油”时机
“温暖,有时比刚毅更能成为让人站立起来的力量。”郑宇民说:“眼下,企业最需要的是宽松的经济生态环境。”
他手上有一份刚刚出炉的“浙江民营企业生存状况报告”,报告显示受各种不利困素叠加效应影响,企业快速增长的势头出现“回转”。由于资金链出现问题,停产半停产的企业增加,经济金融潜在的风险正在加大。
专家分析,资金困难就是企业的流动性受阻,重要的原因是企业产品的流通不畅。产品没有市场,库存积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资金再注入,很可能形成再度的负债积累,加重流动性的不足。
“流动性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其中包含了要素的流动和商品的流动。”浙江省工商部门表示,解决目前的问题要双管齐下,使物尽其用,货畅其流。针对目前的情况来说,市场是根本,资金是润滑剂,拉动消费是解困的动力,而企业转型是最明智的选择。他们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支持商标质押贷款政策,鼓励知名商标所有人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拓展融资渠道,盘活存量资本,获得生存发展急需的资金。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认为,浙江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重在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在这个特殊时期,有很多原因造成了资金的不到位,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放宽一点措施,那么企业就能够撑过这一段时间。
汤敏说,市场本身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就经济学角度而言,当市场失灵的时候,需要政府进行适度的干预,帮助企业就是帮助就业帮助内需,惠及广大群众。
“我们要做让企业‘喘一口气,加一点油’这样的工作,使企业整体上稳定下来。”在郑宇民看来,很多企业现在的状况,既有国际大环境的原因,也有企业本身经营层次低端化的原因。现在首先要让企业活着,如果连生存的条件都没有,就更谈不上转型升级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转型也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5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