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效监管助企业“爬坡”
经济困难期政府也转型
“我们可以原谅刘翔不跑,也应该原谅我们的企业,让他们可以调整和疗伤。”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说。
当经济危机袭来时,很多人鼓励企业在困难时期“站着就是尊严,忍着就是机会,不倒就是胜利,活着就是奇迹”。那么现在,他还想补充一句,“喘息就是持续”。
郑宇民提起自己以前在农村插队时的一段记忆,当地的农民特别注意保护耕牛。春天要开犁了,就得先给耕牛喂酒。到了冬天,就把耕牛送到山里去过冬。生产队里还有一条严格的纪律,牛耕田耕累了,在喘气的时候如果鞭打耕牛,就要被罚工分。
在他看来,农民爱耕牛,就是爱护生产力。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大家更要爱护现在已经培育建立起来的市场主体。“危机来临,我们要像农民保护耕牛安全过冬一样来保护生产力”。当企业遭遇全球性寒潮的时候,当企业面临普遍性风险的时候,当企业遇上季节性传染病的时候,“扶持”,应该成为政府的第一选择。
专家指出,此番浙江“工商新政”并非仅仅是对企业的松绑,其背后还有更重要的命题,即监管部门理念的一次转型。文明和理性的执法固然重要,但是从发展的角度,如何实现有效的监管,更值得探讨。在把握原则的基础上,容忍企业的“小过错”,实际上传递的是一种信心。
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的“柔性执法”,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挑战了当下法律的刚性规范?省工商局表示,此番政策的出台,之前经过了与国家工商总局数月的沟通和调整,最终得到了总局相关部门的支持。
最近,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表示,全国各地的工商系统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都做得很好,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上海、广东、湖北、江苏和四川等地,“很有特色,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国家工商总局的网站上,也用专门的篇幅介绍了浙江省这一次的做法,指出这是在“特殊时期推行的特殊政策”,旨在帮助企业树立信心,避免波动,渡过难关。
民企生存报告喜忧并存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4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