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促创业、带就业”的新生力量,近年来,特许经营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特许经营模式直面管理中的困扰和挑战,以及由此进行的探索,值得学校管理者们借鉴。
日前举行的“第11届中国特许加盟大会”让众多特许企业颇为振奋。会上,特许百强企业首度现身,并呈现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年销售规模达2199亿元,给社会创造近7万个加盟创业机会,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00万个。
“今年我国特许加盟行业或将迎来更大的发展。”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如此表示。那么,日渐成熟的特许经营模式如何聚沙成塔,成就了这2000亿的“大蛋糕”,又将如何面对“借危机实现转变,抓拐点抢占先机”的挑战呢?
直面“标准化”挑战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的特许经营品牌达到3500个,加盟店总数在30万个以上,覆盖的行业业态超过60个。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经营模式,特许经营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企业扩张和个人创业途径之一,在西方被形容为“被创造出来的最成功的一种市场观念”。
“特许经营具有促创业、带就业的功能。”2008年中国特许经营连锁百强调查发现,对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特许经营模式,目前正在走向规范成熟。但是,此次调查在展示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特许企业在经营管理与发展中长期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其中,体系的标准化是百强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标准化是特许经营的关键,也是永恒的主题。各个行业、各个企业根据发展阶段与规划不同,对于体系的标准化内容与实施方式有着各自的修订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