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尊重商务部的决定,不卖给可口可乐了,我们要好好干,回报国家。”3月18日15点,朱新礼通过越洋电话向汇源集团高层以及全国的大区经理如此“训话”,而这个越洋“训话”据商务部正式对外发布消息,否决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一案不到一个小时。
而此时,网络之上、媒介之端,关乎“可口可乐并购汇源被否”的争辩与研判,已是漫天飞舞、群论汹汹。
究竟这是商务部的首次亮剑,以反垄断的名义保护民族品牌还是如传言所说,被可口可乐高层公关的结果?而外电对于此次判决是否意味着中国已经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争论同样激烈。
一桩原本被广泛看好的跨境“姻缘”,在经历了将近200天的考验之后,最终落得个缘分散尽、不欢而散。一起跨境并购案,以反垄断的名义否决,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汇源声音:可口可乐操作的结果
3月18日14点30分,汇源集团内部人士给《中国经营报》记者发来短信:“我上次不是给你说过:结果会以商务部按《反垄断法》不批。”他坚定地指称,“这是可口可乐操作的结果。可口可乐一早就不打算买了,汇源早就做好了准备。”
他所谓的“上次”意指2月28日,朱新礼在一个公开论坛上“即兴”言论,“在现时环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我问过可口可乐会不会动摇,可口可乐表示没 有动摇,但是可口可乐董事会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我要给他们打气”。朱新礼所说的给可口可乐方面“打气”,意味着尽可能在收购价格上做出让步。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进入3月份以来,汇源与可口可乐的甜蜜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3月6日,亚洲最大的可口可乐创新与技术中心于上海闵行区紫竹科学园区隆重开幕,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穆泰康亲临现场,并高调宣布未来三年在中国投资20亿美元。这在当时被外界认为是在向中国政府释放善意,希望早日达成收购事项。但在朱新礼眼中,这个大举投资则意味着可口可乐已经开始为收购失败重新布局中国。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1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