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比较特殊,是要做经济分析的,经济分析合理就合法,反之则不合法,《反垄断法》是合理性与合法性高度统一。之前在一些会议上,我公开表态,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与《反垄断法》不抵触,不损害市场竞争,应该会获准通过,没有大问题。”《反垄断法》起草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法学家史际春教授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达了他的看法,“我感觉商务部的决定或许是受到了网络情绪的影响,做出否决的裁定是不理性的,商务部这个最终裁决的最大后果是将来丧失公信力,那是很麻烦的事情。”
“商务部的裁决意见出来后,网络上的质疑还是很多的。你怎么看?我也上网看了,基本都是很正面的评论吧。商务部反垄断调查局依据法律进行公正的调查与判断,不管外界怎么说,这个裁决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和凯雷并购徐工事件不同,(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不需要听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史际春教授则认为,商务部否决这起并购案的那些理由很牵强,经不起推敲。“比如,商务部认定:‘此项集中将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可能利用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售果汁饮料,或者设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条件,集中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导致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的产品’。这怎么可能?要知道,可口可乐自己本身就有果汁饮料,按照那个逻辑,可口可乐早Cye.com.cn就可以搭售了。搭售这种方式,无论从销售行为还是操作方面来说,都不可行。比如,商务部认定:‘集中还挤压了国内中小型果汁企业生存空间,给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格局造成不良影响’。果汁消费与国计民生无关,更不牵涉国家产业安全,即使并购达成,我认为不会对中小企业进入果汁市场造成障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任何企业想通过并购来达到市场垄断地位,已经基本上不可能了。” 史际春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汇源集团内部,弥散着悲喜交加的复杂情绪。有人哀伤地认为,汇源被可口可乐抛弃了;也有人欣喜地感叹:汇源的价值是存在的,值179亿港元。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时下的汇源是“有价无市”。
资本市场的反应可谓强烈。3月19日,汇源果汁(01886.HK)暴跌,集合竞价时段下跌五成,股价拦腰斩断,开盘大跌51.93%,报3.99港元。摩根大通发表报告称,维持汇源果汁(01886.HK)减持评级,目标价3.5港元,比最新市价仍折价18%。
一场未遂的跨界交易,朱新礼以及汇源成了显而易见的输家。瞬间,笼罩“高溢价”幻影的汇源被打回原形。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4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