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丹寨还开展了“百个支部对结、千名干部帮扶”活动,安排320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分别联系1983名农村困难党员和群众,帮助他们谋划思路、提供技术、担保贷款。
县农业局为加大农技推广力度,租地200亩作为干部示范基地,让干部到基地里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试验成功后再在全县推广。龙泉镇高寨村在县教育局帮扶下,由村党支部和党员示范带动发展养殖产业,家家户户都养猪,户均养猪20头以上,仅养猪一项,每年可使每户农民增收近3万元。
兴仁镇兴仁村打工返乡青年李德凤,在外打工养猪多年,今年回家被选为团支部书记。在得到县委组织部长刘明波担保贷款后,已建起猪圈开始养猪,她高兴地对记者说:“县里贴息帮我们贷款发展产业,县领导又十分支持,这让我们心里就有了靠山,干起来就踏实多了。我在外地打工从事养猪多年,我一定用自己所学的技术,来带动父老乡亲靠科技致富。”
在丹寨县长青乡排中村,打工返乡青年池继交高兴地告诉记者:“在政府贴息贷款的支持下,乡领导为我担保了15万元的贷款,还帮我协调土地流转,我要大干一场,以每亩750元价格,租地近百亩发展新鲜时蔬,要为乡亲们闯出一条种菜致富的路子来! ”
像池继交这样的“幸运儿”,在丹寨着实不少,他们正享受着一系列发展产业的惠农政策,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190多家农户,获得了产业帮扶贷款,贷款资金达1000多万元,新上特色项目69个。
鼓励青壮年家乡创业,进一步激发了创业激情。兴仁镇摆泥村,在团支部的率领下,坚持每周组织青年学习政治理论、农业科学技术,帮助青年制定家乡创业规划,建起农技服务部和农产品产销服务小组,并开通了农经网,提供学习种养殖技术,了解市场信息的广阔天地。该村团支部正筹建“青年创业产业发展基金”,希望帮助有志青年创业就业。
中国古法造纸之乡南皋乡石桥村团支部书记潘玉华,邀请了中央美院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到该村讲解古法造纸的前景、世界手工纸的发展状况。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3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