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记者: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无论是从国际产业变革趋势来看,还是从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来说,促进服务业大发展都是大势所趋。而且中国制造业升级、庞大的内需市场都需要服务业强有力的支撑,这也会转化为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巨大市场潜力。
姜长云:总的来说,当前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还是很多的,机遇大于挑战。
一方面,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强化对服务业发展的需求拉动。近年来,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对国内旅游、现代物流、创意产业等服务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正逐步显现,推进产业融合和农业服务化、制造业服务化的效果也在逐步释放,由此形成的对服务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正逐步增强。
另一方面,我国已经或将要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服务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可望在今年陆续产生效果,形成支撑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因素。近年来,我国在服务业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内需对于服务业发展的拉动力。尤其是国内经济和工业增长放缓,可能导致就业和增收问题进一步凸显。在政策上进一步重视服务业发展,有利于发挥服务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于促进就业增收和创业就业的载体作用。今年完善房地产等市场调控,对服务业规模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上年房地产的增长已明显放缓,使得房地产调控不至于成为2012年导致服务业增加值和投资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优化金融市场调控,甚至还会推动服务业的加快增长。
与此同时,近年来服务业投资的快速增长,相当一部分会在最近一两年内形成服务业产能。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比如,2011年1月至4月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高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服务业投资的快速增长,相当一部分会在最近一两年内形成服务业产能。这会对服务业产出的增长形成重要的带动效应。
而且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及由此带来的全球经济结构再调整,可能在发展环境、对外合作等方面给我国发展服务业带来新机遇。全球经济增长和需求放缓,正在倒逼我国进一步重视国内需求和服务业作用;也有利于我国以更为便捷的条件、更为低廉的价格,更多地引进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和商业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全球资本向我国服务业的流动。
与此同时,服务业改革深入推进,可望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发展活力。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事业单位改革进程将进一步推进,科研、教育、文化等行业中营利性服务单位的市场化进程将加快,由此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壮大。而且,各地区为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正在积极启动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等,都会对提升行业服务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