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商铺售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随着一批批售假商铺被曝光,一个让人不解的现象出现了:在售假军团中,首当其冲的竟然是那些在各个网络购物平台官方信用评价体系中产生的“皇冠店”、“钻石店”。
对于在网络上购物的消费者而言,原本通过“皇冠”、“钻石”等信用等级,可以直观地判断网店的可信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网购的信任问题。但是,当这些象征着高信用的虚拟评价称号可以轻而易举地被造假时,它反而引起了一股售假商家争相“加冠加冕”的风潮,误导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7月1日,我国第一部规范网络商品交易的行政法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其中规定了“要建立健全网络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和机制”。
有业内人士称,中国电子商务已兴起十余年,在如今网络商铺售假如潮、信用炒作泛滥成灾的形势下,如不对混乱的“加冠加冕”行为严格监管,“那么中国电子商务将永无出头之日”。
皇冠钻石级店铺成售假主力
随着C2C(个人对个人)网络购物平台的兴起,在网上购买商品对消费者而言已是家常便饭。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2500亿元,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1.08亿人。而艾瑞咨询最新市场数据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突破千亿元,达到1026.9亿元,同比增长1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