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创新机制,构建全民创业服务体系
21.建立完善创业辅导机构。市县两级都要成立指导创业活动的工作机构,从政策扶持、场地安排、融资渠道、服务体系等多方面支持创业。全市现有创业辅导基地都要建立创业辅导机构,设置代理服务、物业管理、招商引资、投资预算等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为创业者和企业提供政策信息、咨询培训、管理策划、市场融资、人才技术以及会计、税务、法律、劳保、外贸等多方面代理服务,构建功能齐全、品种多样、方式规范的全民创业服务体系。
每个县(市)区都要成立一个功能完善的创业指导中心,免费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
22.加强创业辅导队伍建设。市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创建创业型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通过聘请政府专业人士、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社会中介机构人员,组建创业辅导师和创业辅导员两支队伍,根据创业者不同需要,提供咨询、技术、管理、政务代理等项服务,解决企业初创阶段的突出困难,提高创业成功率。鼓励全民创业辅导队伍为创业者提供公益性创业辅导服务,全市每年定期组织针对创业企业的公益性创业辅导活动。
23.加强创业培训。要加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与项目推荐、技术支持、人才服务、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开业指导等紧密结合,帮助创业者增强创业信心、掌握Cye.com.cn创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创业能力。市及县(区)政府要在创业资金中拿出10%用于创业培训机构的创业培训补贴。到“十一五”末,全市通过各种形式力争培训创业者20万人次。
24.强化技术和人才智力服务。大力培育技术市场,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网络。创业技术服务部门要积极向创业者推荐一批市场前景好、投资见效快、易学实用的新产品新技术,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创业服务。各大中专院校要创造条件,根据创业者需要,增设有关课程,提高创业者能力。
25.积极推进创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创建信用企业和信用社区工作,大力推进“信用企业、信用社区与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市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委员会每年要开展一次对创业主体的信用评价活动,实行信用社区、信用企业和信用个人评价、认定制度,建立完善信用体系网络。
26.加大信息服务力度。各县(市)区及市直各部门要设立创业服务窗口,并在所属网站和相关媒体开设创业政策和信息专栏,为各类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投资信息、市场行情、项目推介、技术进步、外经外贸和劳务供求等有关资讯服务。
27.引导社会支持。积极动员引导大中型企业、高校、社会团体、各类成功人士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以“帮、传、促、带”等多种方式支持全民创业活动,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全民创业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