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世界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1/5的人口,被视为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现在,中国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有可能创造另一个更伟大的奇迹:让8亿农民富裕起来。
这很可能是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的一个最重要的挑战。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在一些专家看来,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转变信号。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的经济转型基本上是沿着有利于经济效率的轨迹向前推进,发展到现阶段更加强调社会公平。“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确定的这个大思路,如今已经进入第二阶段。
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5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并正在成为推动全球化的新的投资者。但在这个大背景下,“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入世后,食品进口的增加对中国农产品(16.95,1.54,9.99%)构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分散经营的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政府补贴”的国外对手相比,是一种很不对称的竞争关系。
在经济学家看来,“三农”问题源于“4个比重”持续下降:农业部门产值占GDP的比重明显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比值下降,农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民的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