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是重点,体现在新农村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一个综合的、完整的概念。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的理解,新农村建设既包括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也包括了农村产业能力的建设;既包括了村容村貌环境整治,也包括了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经过多年的重点建设,最终要使我国农村建设生产力得到明显发展,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社会公共事业得到明显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明显推进。
《中国投资》:如何匡算新农村建设所需的资金规模?
马晓河: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首要的政策问题是钱从哪里来。根据去年10月我们对江西赣州市、四川泸州市、宁夏吴中市和贵州麻江县等25个村的调查,我国要开展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当前开展新农村建设,按照一定标准要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燃料)、用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建设,并对农村厕所、厨房、圈舍、中小学校舍和卫生所进行改造,另外在农村建设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和垃圾处理场所,扣除掉已经建设完成的投资项目,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大约为1700元到4900元,其中贫困山区、丘陵和一般地区投资需求较大,而城市近郊投资需要较低,中西部地区平均每户8265元,其中农民希望政府补助资金比例为50.3%,补助金额4158元。按照此标准数测算,全国完成上述“六通、五改、两建设”(“六通”即通路、通水、通气(燃料)、通电、通讯、通广播电视,“五改”即改厕、改厨、改圈舍、改校舍、改卫生所;“两建”即建公共活动场所、建集中垃圾处理站),共需要总投资约为2.05万亿元;若以上述同样比例分配,政府投资额度为1.03万亿元,农民自筹部分为 1.02万亿元;其中,中西部地区需要投资1.26万亿元,意味着需要政府投资6330亿元,农民自筹资金627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