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农村在选择发展第二、三产业时,如何确保在一个高起点和高水平上面,避免落后产业的低水平重复?
马晓河:现阶段,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土里种出花来农民收入也不会有很大提高,农民必须向外转移。转移无非有两条:一是向城市转移,二是农村发展大量的二、三产业。
在现阶段,农村发展二、三产业,不应重复过去搞乡镇企业时“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方式。我们去珠三角、长三角、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不管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都应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兴办一些集中发展区,有利于节约资源,也利于集中处理污染物。而且,集中起来还能产生集群效应,产生对服务业的需求,增加劳动力的就业。
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也要有产业链的思想。在一个园区里发展一些相类似的产业,按照分工方式,上中下游相互关联,这样产业结构就比较合理。
农村发展二、三产业,既要注重培育本地产业,也要引进外来产业和企业,共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到因地制宜,不能凭空发展一些过剩产业、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