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香港特区政府资助8所学校与内地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在学生交流、合作办学和共同开发科研项目等方面都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各自领域承担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有10位优秀的香港大学生,远赴湖南湘西贫困山区中小学支教。(宋雪莲)
香港零售业:从逐年递减到年增长28%

香港的零售业向来是香港经济发展趋势的风向标。回归10年来,由于香港的零关税政策和优美的购物环境,到香港购物,已经成为内地游客的首先。仅此一项,就带动了香港零售业收入的逐年增长。
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布的统计报告称,香港2006财年的零售业总收入比2005财年大幅增长28.4%,达208亿港元。
而在1997至2003年,香港零售业曾跌入低谷。2003年,香港零售业比1997年下跌了26.4%,平均每年递减5%。在2003年之后,随着CEPA的签署,香港零售业收入才开始增长。
如今,内地游客到香港购物的现象,在黄金周期间更为明显,每年的黄金周长假,香港各大商户都挤满内地游客,成为除传统新年和圣诞以外新的消费旺季。
据香港莎莎国际控股公布的2006-2007年中期业绩显示,他们每年几十亿元的营业额中,就有近40%来自于内地顾客的消费。同时,内地人青睐的购物品种也从金饰和日用品,扩大到手机、电脑、数码产品以及名牌服饰。
近年来,随着香港商铺租金不断上升,已经使不少香港的零售商选择转战内地市场。
CEPA中有关商业零售服务的条款给了香港零售业极大的鼓舞,主要包括“允许香港投资者以独资形式在内地设立零售商业企业;降低香港投资者在内地设立零售商业企业的准入条件;允许香港公司在内地设立零售企业的地域范围扩大到地级市,在广东省扩大到县级市”。
新世界百货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家获得国家商务部批准赴内地开办独资百货企业的集团公司,主攻中、高端百货。目前已在北京、上海等十几大城市开设新世界百货分店。由于内地游客消费能力的日渐增强,香港迪生创建集团也看好大陆零售业务。董事长潘迪生指出,集团在2006年增开65间精品店,当中有44间位于内地。 (宋雪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