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周刊》:中原从中积累了哪些经验?危机之后,又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施永青:在市道好的时候,你要保守一点,而如果经历了市道低迷,你还能挺过去的话,你就可以进取一点。在危机之前我不敢扩张,所谓夏虫不可以语冰,我们没有经历过冬天,不知危机为何物。但在危机之后,我自己的信心大了很多,我可以放胆去扩张了。从1984年起,中原开始增开分行、增聘员工。到1994年之后,我们开始快速扩张,分行数量从1994年的40家,扩张到1995年的100家,1996年的200家,到1997年最高峰时期,中原一共有了300家分行,几乎每年都在成倍增加。也是在1996年,中原开始成为香港经纪行业的龙头。说我们是龙头,还有一个原因,当时香港中介行的操作模式是“代理为名,炒楼为实”,大家不是靠赚佣金来发展企业的,而是靠炒楼或是吃差价。这和客户利益产生了严重对立,中原当时明确要求“不炒楼,只赚佣金”,这后来成了香港乃至内地中介代理及二手交易的主要操作模式。
香港中介的前五大代理机构美联、中原、利嘉阁、香港置业以及鸿运地产,最后只剩下美联和中原两家。
《南都周刊》:回头来看,一年分行增加1倍以上,你是不是也犯了和大家同样盲目冒进的错误?
施永青:(笑)市场好的时候,大家都这样。不过,有一点中原和其它企业尤其是内地企业完全不同的是,我们从来不贷款,我们都用自有资金再投资,采用自然增长的方法来获得企业的逐步壮大,因此,即便是调整,我们也会很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