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人们还不怎么将世界连成一片去思考问题,容易将自己所在的 时空认为——“这就是我们所在的 世界”。1986年,《中国企业家》杂 志创刊一年,而当时[创业网www.cye.com.cn]的中国社会对“企业家”这个概念普遍懵懂与疑惑—何谓“企业家”?人们只知道“厂长经理”;1986年,联想成立两年,如今被视为中国企业界“教父级”人物的柳传志带领一小群科研所知识分子开始与商业生涩地对话与触摸。
这两个1986年,是这许多年来《中国企业家》描述那个商业年代时惯[创业网www.cye.com.cn]常切入的视角。可是关于中国人的商业与创业,还有另一个1986,另一个二十年。
那就是,当一小撮中国人以本土创业的方式开始构筑自己的商业世界,那些改革开放后第一拨远赴重洋的中国留学生从一个摒弃与压抑商业多年的国度一头扎入其商业体系业已相对完善与成熟的社会,经过头几年的“文化[创业网www.cye.com.cn]冲击”(Culture shock),有的人在异国找到、掌握了在当地创建商业的切入点与路径。
这期封面故事要向你讲述的朱敏和他创立的网讯,是其中令人瞩目的代表。1986年,是朱敏萌生在硅谷创业念头的年份。
不用说,这些受过最好教育的中国人创立企业的领域与方式,和早年的海外华商已有了质上的飞跃与区别;不用说,这批中国人以及他们创立的企业集中在——美国硅谷。
在整个八九十年代,那是一个和中国本土截然不同的商业世界,从语言到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从企业长大的路径到支撑这条路径的社会体系。1940年[创业网www.cye.com.cn]代出生的朱敏和柳传志同属一代人,却在不同的商业环境下迎击着不同的商业课题。当柳传志尽心竭力地为联想改制设计“拐大弯”的路线时,朱敏最扭心的是自己这么一家小公司怎么才能IBM、微软的巨人身影下近距离存活;当“联想”品牌成为联想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与生命线,朱敏从创业伊始便清楚知道自己[创业网www.cye.com.cn]办公司的目的是要把它做好然后卖掉——这是绝大多数硅谷公司的路线图;当柳传志和倪光南进行着中国式的、所谓“企业家与技术家”的缠绵博弈,朱敏和其他华裔创始人一样,直接面临着[创业网www.cye.com.cn]着外族、移民创业家的重重“天花板”:在那个年代,Vc肯不肯把钱投给一个中国创业者?公司上市后,董事会是否还有信心、愿意让一个华人继续在董事长或者CEO的位子上呆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