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与霍先生有着相同遭遇的人很多。腾讯网针对“响一声”电话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4155 53人中,有99.2%的人表示自己曾接到过“响一声”电话,其中有大约46%的人表示是在夜间接到这种电话的。由此可见,“响一声”电话让很多人的生活受到了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找运营商解决。霍先生告诉本刊记者: “去年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向运营商投诉过,当时他们记录下了这个电话号码,还提醒我说如果晚上经常接到这类电话影响睡眠的话,可以在睡觉前关机或者调成静音,这样‘响一声’电话就不会再把我吵醒。”其他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人士多数也都采取了类似的做法,但是少数人包括霍先生并不能这么做。“我妻子和孩子都在加拿大,而且美国和加拿大也有不少我的客户,时差的问题导致半夜接到他们的紧急电话是常有的事儿,所以我不能关机。”对此霍先生一脸的无奈。
如果说最初“响一声”电话经常在夜间“出没”是因为“他们”怕用户真的接到电话。那么,随着“技术”的发展,制造“响一声”电话的人已经不再为此担心。因为先进的设备可以保证无论用户速度多快都无法接到他们的电话。于是,“响一声”的情况开始由“夜间”作战逐渐转变成全天候不受时间限制。在北京市海淀区某政府机关工作的汤晴(化名)表示:“ 现在,我的手机随时随地都会时不时地响那么一下,而且还挺频繁,我周围同事的手机也是如此,大家都习以为常了。”据统计,时至今日只有20%的人会回拨这类“响一声”电话,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已经了解到这不过是某些人的“把戏”,对其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态度。不过,汤晴等人的“习以为常”不代表他们就能接受。虽然只要不回拨就不会产生通讯费,人们不会在经济上受到任何损失,但是精神上人们已经不堪其扰。“虽然你可以不回拨,但是每次响一声后,总还是得看看到底是陌生号码还是熟悉的号码,如果真是朋友的电话错过了,那是要耽误事情的。于是,手头上的工作会时不时被这样的‘响一声’打断。手机不停地响,我们就得不停地看,有时候一天多达十几次,用‘不堪其扰’形容我的感受再恰当不过了。”对于汤晴的此番言论,霍先生也表示同意。
|